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2 10:00:0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上冊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教學過程:
一、由境生疑,引發學習興趣
教學時先讓學生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玩積木,兩人20塊積木,學生最想玩的是積木增減游戲,可以用石頭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讓學生盡情玩,一邊玩一邊說“再放_塊或拿走_塊” 。
你在玩積木時發現什么數學問題?
在初次玩時學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問題后學生才發現其中也有數學問題。
再放_塊 多 +
拿走_塊 少 -
根據發現,自己再玩積木。
第二次玩積木是學生對加減認識的鞏固,但對其計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現,而其中的對手進步是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二、由疑得技,獲得計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兩次合作機會,這次有學生思考更能有獨特見解。
例:(1)14+5=19
再拔5顆
(2)14+5=19
(3)14+5=19
1個十,4個一,+5個一=1個十,9個一=19
2、比一比誰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6至8個/分鐘。
3、游戲:碰碰車(小組內活動)
每小組選其中一組進行游戲。
每小組各組成員寫一數字再組成游戲。(這次游戲由于自寫數字會出現兩數加減,兩位數進退位加減,可由小組研究獲得,也可老師告知。)
三、實踐應用,實現課內外延伸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計算,只和個位有關,和十位無關。
自編加減20道,看看符合這節課要求。
要求:(1)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2)加減時不進位,不退位。
(3)可在小組中評價,通過。
四、作業:制作計算卡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有幾瓶牛奶
教學目的: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2、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思考,并促進學生的擔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自己學數學的興趣。
3、理解湊+法的含義。
4、在游戲中培養與人合作的觀念,并且有互相謙讓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湊+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小棒,教師的牛奶瓶及數學游戲中卡片。
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增加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考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況,提出問題
教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小芳家很窮,小華送給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