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2 11:00:0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下冊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原因2:從教師的角度分析,教師按照教參,“直接教他們看的方法。先看時針,用尺子延長時針,不到下一個數,就讀小的那個數,然后看分針,也用尺子延長分針,數一數是多少。”這種方法的優勢是學生容易掌握,便于觀察(用尺子延長時針和分針的這方法對于粗壯的分針和分針來說是有困難的,對于一條線的分針和時針來說,也要加強特殊的訓練,因為小孩子沒有這種延長的能力,延長的線段往往是偏離了原來的方向。),對于看“初時,半時 ”等時間正確率也比較好。但不理解“分針與時針”之間的關系,只是死記看時間的方法,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感知功能的不足,因此易看錯接近時。因此教師的教學中,不重視讓學生理解分針與時針內在的關系是導致“接近時錯誤”的重要因素。
◆教學建議:
建議1: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理解分針與時針的內在聯系,能通過分針的位置判斷時針所處的位置。
雖然教學參考書中沒有提出讓學生理解分針與時針之間的要求,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鐘面認識、1小時=60分鐘等內容認知中,讓學生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要讓學生在觀察分針與時針的轉動中知道“分針與時針的轉動是同步的”。這種表述學生可能有點難以理解,因此要把它說成,時針是隨著分針的轉動而轉動的。
首先整體感受,建立表象。撥一圈分針,觀察時針的動向,說一說。接著讓每一個孩子自己撥一撥,說一說。
然后分點觀察,加深理解。如觀察2:05—2:15—2:30—2:45—2:55每個點的分針與時針之間的關系,特別要說清楚2:45、2:55這些點時針與分針的關系。
最后畫一畫,形成技能。這個目標比較高,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不是每個孩子都要達到這個程度掌握情況。
(因為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時間是兩種運動的共時性”小學數學教師編輯部陳洪杰注。這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很難真正理解的,時鐘作為一種時間的外在表現形式,學生理解其內在的聯系也是很難的,因此前面兩點的目標不可能在一節課中就能達到,要在比較長的時間中經常復習才能使得學生理解和掌握。)
建議2:在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看時間的方法,不可讓學生死記看的方法。
◆資源鏈接:
1.《小學數學教師》2011.6,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體驗時間。
2.《小學教學》2009.03,兒童時間概念形成的心理基礎與有效教學活動設計。
附1:一年級下冊典型錯例大樣本調查結果匯總表
錯題序號 錯誤率 錯誤強度(強/中/弱) 備注
2.1 36.0 ★★★ 樣本數:有效調查問卷851份
3.1 14.6 ★
4.1 24.7 ★★★
4.2 33.0 ★★★
4.3 16.3 ★★
4.4 49.7 ★★★
5.1 28.7 ★★★
5.2 13.5 ★
5.3 8.5 ★
6.1 4 ★
6.2 3.5 ★
6.3 52.2 ★★★
6.4 19.3 ★★
7.1 40.8 ★★★
8.1 46.2 ★★★
9.1 20.3 ★★★
9.2 41.6 ★★★
附2:一年級上冊典型錯例知識結構分布表
知 識 點 錯例個數
位置 上、下
前、后
左、右
位置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口算 十幾減9(含用數學)
十幾減幾(含用數學)
用數學(綜合應用) 1
圖形的拼組 平面圖形之間的轉化 1
立體圖形之間的轉化
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轉化
100以內數的認識 數的認識 數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