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母們都如何幫助孩子安排時間?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0-11-02 18:11:08

如果經濟不允許,小學階段我覺得就近入學比較好。如果經濟允許,那盡量買學區房(或學區附近的)。無他,節省上學及放學路上的時間。有的孩子想盡辦法進了名校,可是家離得遠,每天路上來去要耗掉好幾個小時,有這個時間,做作業已經足夠。
以我女兒為例(小學三年級)
四點不到:學校放學,自己走回家(這段路我們大人走,大約17分鐘左右)
4點20左右:到家。簡單吃點牛奶點心或水果
4點30左右:開始做作業。
5點30左右:吃晚飯(阿姨做飯比較早)。
一般情況,吃晚飯前,作業基本完成。偶爾需要查資料什么的,需晚飯后再加加工。
6點15左右:吃完晚飯。幫我理碗筷,休息一會兒(她一般在沙發的一角搭自己的玩具)。
6點30左右:如有未完成作業,繼續完成。
7點左右:基本作業全部完成。
這段時間可能洗澡,也可能吹笛子,也可能補充作業,也可能散步,也可能吃點水果或者牛奶類。
8點左右:上床看課外書。一般要磨到9點才肯關燈。一年級時,這段時間我會為她講一段故事,或者為她讀一兩首唐詩,她能夠在幾分鐘內背出來。這個階段的準備,為她現在學詩歌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周末的晚上,安排非常不同。
周五:
6點,吃過晚飯,出去瘋玩。
8點半:回來洗澡,睡覺。
周六上完興趣班,回來做作業。如未完成,晚上繼續。如能完成,晚上亦可以一晚上瘋玩。
周日也有興趣班,但晚上不能自由地下樓了。只可以在家里看課外書。整個周末,除了作業,興趣班,就是和小朋友玩,看電視,玩游戲,作業完成得越快越好,玩的時間越充裕。這樣的時間管理,最后形成了她做作業的時候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專家認為,孩子的時間管理上,應該幫孩子將每天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比較重要、和不太重要、完全不重要的四個等級分配,教會他們把握好日常生活中的“輕重緩急”。當這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后,對孩子的一生,都將受益無窮。
有的孩子從學校回家后,先看電視,然后吃晚飯。等父母料理好一切家務,才慢吞吞地開始做作業,此時已經七八點鐘了。父母看看時間,心急如焚。孩子卻是不緊不慢,打著呵欠,無精打采地做著,有的會磨到九點甚至十點。以至于父母懷疑是不是學校作業太多了。這種情況下,孩子完全沒有時間看課外書。
每個孩子的習慣可以不同,但了解重要性原則的話,首先:先做作業;
第二:完成其他方面的作業(根據不同情況,有的是看課外書,有的是查閱資料,有的是上網交流;這些也都是必須完成的作業)
第三:休息,娛樂及其他。
孩子們都是愛玩的,我們小時候也是這么過來的。但我們同樣知道,只有作業完成了,才能真正痛快地玩個夠。學習效率越高,就能有更多的時間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