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1-02-14 16:42:00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五年級 五年級下冊 數學教案 長方體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教案(十八)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幾何初步認識知識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制作模型、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我將依“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注意充分利用和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探索,親身體驗,豐富學生對形體的感知,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背景分析
一、學習內容分析
《長方體的認識》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直觀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并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周長和面積計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即將學習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又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端,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知識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已經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等基本的立體圖形。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長方體的特征,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打下基礎。
三、教學策略分析(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
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打算主要采用講授法、觀察發現法、實驗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并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各種實物的基礎上,動手操作,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及時驗證結論,采取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實驗得出結論,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以后的立體幾何學習打下基礎。
因為五年級的學生是初次進行立體幾何概念的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
四、技術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盒,學具袋(長方形和正方形塑料片,橡皮泥,小塑料管等),長方體實物
教學目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