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0-11-22 18:21:28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三年級 三年級上冊 語文教案
2.看圖了解詩意。
(1)(出示插圖)誰能把看到的內容說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說圖意)
(2)師總結:夏季的一天,一個牧童騎在黃牛的背上,唱著動聽的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便停止歌唱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看見這一幕,詩人詩興大發,于是便將此情景用詩句記錄了下來。詩名就叫《所見》,你們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嗎?(袁枚)
3.了解作者。
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老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
4.初讀古詩。
(1)指名讀古詩,教師對于其中學生讀不準的字加以指導。
(2)學生自讀古詩,理解詩中部分詞語的意思。(樾:“樹蔭”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3)再次觀察課文插圖。想象: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優美動聽、響亮)
(4)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這可真是一個快樂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①美美地讀一讀。
②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5)作者袁枚正欣賞著牧童悅耳的歌聲,突然,一個小插曲出現了。
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