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任性的壞毛病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4 21:19:42

父母過于寵愛孩子,導致孩子任性妄為,什么都不在乎,其實這跟父母的溺愛和縱容有很大關系。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不肯聽從父母的建議,覺得自己什么都是對的。面對孩子的任性,父母要做的不是焦慮,而是想辦法去改變他。否則,孩子一旦因為任性走上歧途,就悔之晚矣。
教父母五招讓孩子不再任性
1.轉移注意力。父母面對年齡較小的任性孩子時,可以利用轉移其注意力的方法讓固執的孩子變得聽話。年齡較小的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被新鮮的東西所吸引,所以,當孩子表現得非常任性時,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2.冷處理法。當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采取冷處理法往往最奏效。無論孩子怎么哭鬧發脾氣,父母也要狠下心來不去理睬,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軟、妥協或縱容,更不能滋長孩子任性妄為的壞習慣,具體方法可查看相關《孩子發脾氣 家長冷處理要掌握3個技巧》。當無人理睬時,孩子就會自覺無趣,收斂任性的脾氣。
3.正確誘導。父母可以跟孩子講一些先進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孩子,從小培養他自強奮進的精神,改變任性的壞習慣。
每當孩子任性發脾氣、不聽勸告時,父母不要著急地去打罵孩子,嘗試著用談心的辦法真誠地表揚孩子平時的優點,轉移孩子焦躁任性的情緒。
4.別再嬌慣。在很多家庭,父母都把孩子當成手心寶,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的身上,然而,過分的呵護關懷將孩子變成了溫室里的小花,經不起任何的摔打,這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再加上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態度會不一致,當孩子任性不聽話時,往往會出現父親在一旁管,母親在一旁護的情景,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在父親面前老實聽話,在母親面前肆意妄為的結果。當孩子任性時,懲罰是必要的,但父母要做到一致,否則會使父母的行為在孩子心中失去權威性,同時也難以改變孩子的任性。
5.強化教育。孩子不聽話,養成不少壞習慣,父母不能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應該自省,多從自身的言行找原因。面對任性的孩子,父母在說服教育中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批評或懲罰,但應當注重引導與懲罰的尺度。孩子越是任性,越是難服從父母的管教,這時如果強行命令孩子不許任性,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此時,父母要做到堅決不妥協,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置之不理,才能制止孩子的任性行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