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預習四字法(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3 20:38:42

但有時單靠符合是不能完全表達其意義的,這時就需要眉批,一般在書的天頭、地腳、段尾或篇末的空白處都可以隨讀隨寫。內容諸如段落篇章的簡單提要,閱讀中的個人見解,一閃而過的思想火花以及對課文中的問題質疑,等等。
閱讀中不要急于加批語,一知半解,支離破碎,沒有領會課文精神實質的批注,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會造成誤批。眉批的語言應簡短精煉,力求抓住要害,不要期望把一切問題都寫透,也無需對個人見解加以發揮,更深入的工作應放在寫預習筆記中去完成。
(3)寫,
即寫預習筆記。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習要求,以及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多少,預習筆記中的書寫有不同的方式。
最簡單的預習筆記可以只寫出本節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個人的初步見解,以及閱讀中提出的疑難問題。而一些比較簡單的課文預習,或是在學習時間比較緊張時的課文預習,可以只完成“讀”和“畫”兩步程序,而不用些讀書筆記。因為通常在“畫”的過程中,就已經理出課文的重點、難點、個人的見解以及對問題的質疑了。
最復雜和要求最高的預習筆記,則是在自己對課文已經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寫出的閱讀筆記,這種筆記能反映全篇課文的知識結構以及各知識點的內容提要,且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能達到這種高標準要求的,一般是有充裕的課前預習時間或是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學生。
當然,對那些比較簡單、理解程度要求不高的課文,多數同學的筆記也能達到這一要求,如化學中關于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課文,可根據已學過的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對新課文中將要學習的具體物質按照存在、制法、性質、檢驗和用途的研究線索,獨立而有條理地逐一擬出預習筆記。
在寫預習筆跡時應留出一定的空白,以便聽課時把教師講授的有價值的內容補充進去。對于有一定難度的課文,一般只要求寫簡單的預習筆記,預習時把更多時間用在閱讀和思考上,待上課聽講時再按教師的講課思路寫出課堂筆記。
(4)記
記,即預習的最后階段對新課重點知識進行記憶,如重要的詞、句和段落,重要的概念、定理和結論等,要求能基本記住。
分段細讀之后,為了整理自己的預習思路,可以把課文從頭至尾再細讀看一遍,或者是合上課本,閉目反思,把新課內容從頭到尾過一遍。這時如果感到知識連貫、脈絡清晰、有條理,就說明對課文的內容梗概和中心思想已經比較熟悉了。回讀、默想、反思是一種有效的閱讀記憶法。
在閱讀記憶中,盡量讓新課知識與學過的舊知識建立聯系,也就是說在預習時應先復習有關的舊知識。這樣不僅為新課學習做好了知識準備,有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記憶起來也容易多了。對于一些新舊知識,譬如相似概念、詞句、公式、名稱、實驗和物質、性質,等等,可采用對比的方法理解和記憶。這種讓新知識植根于舊知識的生長點上的預習,在頭腦中形成的初步印象會更深刻。
有個中學生記憶東西非常快,一般閱讀三到五遍就可以記住一段文章。這其中的奧妙在哪里呢?其實很簡單,他采用了嘗試再現法。即他把所要記憶的材料看過之后放在一邊,然后試圖回憶所記內容;接著再回過頭來重點看一遍沒有記熟的內容,這樣反復兩三次就基本上記住了所學的內容。這種閱讀中的快速記憶法尤其適用于預習中的記憶。
因為預習投入的時間不多,利用較少的時間記住一些重要的新課知識,進入課堂學習時,便可以集中精力進行新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聽課水平也就相應提高了。雖然快速記憶的有些內容保持時間不長,但在其后續的學習環節中這些知識還將不斷得到強化,因而能實現預習中的高效率記憶。
當然,記憶還有很多種方法,由于預習中需要記憶的材料不多,且對記憶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有目的地學習一些適宜的記憶方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