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的減負政策應該要反思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1 09:43:15
一刀切的減負政策應該要反思了
2017年4月,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在《中國青年報》上撰文,談日本教育減負30年來的反思。
日本從1976年底正式開始“減負”,手段總結起來就是少學東西、少上學、少考試,按要求要“寬松而充實”。然而,30多年過去了,減負政策產生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果。
在日本想要有一個好成績,就去上補習班,想要考上好大學,也得去上補習班在日本想要有一個好成績,就去上補習班,想要考上好大學,也得去上補習班
首先是私立高中迅速崛起,成績好但學費昂貴,因為公立都在減負,私立沒有;全日本中學生上課外補習學校的比例從1976年的38.0%上升到1985年44.5%乃至1993年59.5%。
其次,從1970年開始,整體家庭的教育負擔不光沒降低,反而增加了,對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孩子,等于擴大了不公平。
再次,不僅“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子女養育成本也是一劑避孕藥,過大的教育負擔讓中產家庭并不敢冒然多生孩子,對社會發展并不利。
并且造就了日本特有的“寬松世代”,并且被社會打上了腦袋空空、目中無人、胸無大志、唯唯諾諾等標簽。
日本近年來不斷對“寬松教育”進行反省。2008年開始,小學課本增加25%的頁數。2016年5月10日,時任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馳浩宣布,日本將實行“去寬松教育”,朝著“教育強勁化”的方向發展。
另外,中國教育界需要明白,“減負”也好,“寬松教育”也好,對那些對自己期望較高的孩子并不適用。美國著名記者愛德華.休慕斯曾經寫了一部報告文學《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么煉成的》——惠妮中學成長紀實。惠妮中學,也就是“虎媽”女兒所就讀過的學校。在這本書的第一章,紀錄了一個高三女生的一天,標題就是:魔鬼數字4,睡4個小時,喝4杯咖啡,得4.0的GPA。這樣的高中生比絕大多數中國的高中生還要辛苦。在美國,很多能讀常青藤大學的學生,負擔一點都不輕。
想要讀好大學的美國高中生,其實一點也不輕松想要讀好大學的美國高中生,其實一點也不輕松
所以,一刀切減負的問題有兩個:從因材施教的角度來說,對自己期望較高的孩子感到“吃不飽”,而又因為減負,不得不去課外補習班;而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說,教育培訓資源稀缺的農村以及經濟狀況捉襟見肘的城市貧民子弟,上升通道變得更狹窄了。
日本用了30年來“減負”和“反思減負”,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前車之鑒。“減負”和“應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應該針對不同的孩子,在兩者間取得一個平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