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要多用“商量”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22 16:34:35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對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適用或失敗時才用。要像一個善良的立法者一樣,不會因為去壓迫人而高興,而因為用不著壓迫而高興。
商量的魅力在于,使自己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兩代人的溝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實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就是學會商量。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商量非常重要。商量能夠讓人感覺到受尊重。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受尊重的需要是人類較高層次的需要。一旦這種需要無法獲得滿足,人就會產生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
孩子也是如此,他們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父母喜歡與孩子商量,孩子就會非常樂意與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則會產生逆反心理,封閉自我。
學會與孩子商量,在子女的教育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或不應滿足時,我們不應粗魯而簡單地拒絕:不行!不準你去!或者在父母提出的要求,兒女不同意時,你也不應簡單地采用命令方式:這事已經決定了!
父母學會與孩子共同商量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無謂的爭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會孩子在社會上怎樣做人和與人共事。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與人相處,分歧是不可免的。
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子女在喜好和興趣,甚至交友諸方面看法都會與父母有分歧。這時父母對子女的一些喜愛與興趣絕不能簡單地禁止。而應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與子女商量,以求得共識或找出正確解決的途徑。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用“建議”,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人樂于改正錯誤,并與你合作。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運用商量來促進親子關系呢?
多些商量,少些命令
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提醒孩子做作業時,你可以說:“你現在是不是該做作業了,做完作業就可以看會兒電視。”而不要說:“趕緊去做作業!”或“還不去做作業呀?”
請孩子幫忙做一件事情時,比如洗菜,你可以說:“你能幫我把菜洗一下嗎?”而不要說:“快來幫我洗菜!”或“趕緊把菜洗了!”
商量的語氣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會認為你尊重他,關心他的感受,從而對你產生好感和信任,促進親子溝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