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6:55:15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你說我擺》,也許您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課題,也許您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你說我擺,難道不是一個游戲嗎?難道它是一節數學課的課題嗎?的確,北師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課題就是這樣富于生活化和趣味性。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你說我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
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是認識幾何體的練習課。這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結合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教學的。教材首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供兩人玩的搭積木游戲“你說我擺”,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然后安排了4道“練一練”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練習中學習知識,發展思維。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趣味性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他們的交流能力。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個月的學習生活,理解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通過第一課時《物體分類》的學習,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夠進行區別;同時,通過前面《位置與順序》的學習,學生對前、后、上、下、左、右這些方位的認識也比較清晰。在此基礎上,進行《你說我擺》的練習,應該說難度不大。但是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生,語言表達、傾聽能力和合作意識都比較薄弱,因此本節課力求通過游戲發展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加深他們對幾何形體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中,通過觀察、思考,獲得對簡單幾何形體的直觀經驗,并進一步感知幾何形體的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和教師引導,使學生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在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評價的功能。通過對三維目標的制定,我力求抓住本課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學有所成;力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學有所悟。
四、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必要基礎。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于創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五、說教學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成五個部分猜一猜、擺一擺、找一找、玩一玩和課堂小結。
首先進入第一個環節:猜一猜:我摸你猜。
教師準備一個裝有不同形狀積木的“百寶囊”,晃動袋子,使它發出聲音,讓學生隨意猜測里面會是什么。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種多樣的。然后教師給予適當得到提示,比如:故做神秘地把手伸進袋子中。說:這個東西是長長的,有2個面是圓圓的,還會滾動,猜一猜是什么?這時,學生完全可以可以回答出是圓柱。
采用以上方法,依次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和球,“堆放”在講桌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