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6:55:15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這節課,用這些不同形狀的積木,我們可以玩一個有趣的游戲——你說我擺。(順勢出示課題)
(這個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通過“猜一猜袋子里裝的是什么”這個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了簡單的回顧,同時也為本節課的引入作好了鋪墊。)
然后進入第二個環節:擺一擺:你說我擺。
這個環節是突破本節課重點的環節,我準備用通過三個層次來展開:首先,師生合作,示范操作。以尋找“建筑師”的活動為出發點,師作為“設計師”提擺放的要求,讓個別同學作“建筑師”,先在教師的指令下進行擺放,讓全體同學明白擺放的指令要求和擺放方法。
接著,生生合作,明確要求。請一個同學來做“設計師”,向全班同學提出擺放要求,讓全班同學在爭“設計師”、“建筑師”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指令的要求和具體的擺放方法。
然后,同桌合作,共同提高。舉行合作學習,讓同桌之間進行合作游戲,互當“設計師”和“建筑師”,使每個孩子都在具體的游戲活動中,增加對幾何形體和空間位置的認識。
在以上環節中,教師一定要恰當、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適時進行相應的指導,(如物體擺放時的左右相對性)。并對學習上有些困難的同學及時進行指導,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同學。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我們學習的這些立體圖形。由這句話導入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找一找:邊看邊找。實際上也是本節課的一個練習部分。
在這個環節,我重點要解決課本上的三個題目:第一:練一練第1題:你能說出下面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讓學生尋找圖中的立體圖形。在學生找出圖中的立體圖性以后,在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中,尋找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這時,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認識來理解的,自然有不恰當的地方,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反饋,讓學生形成正確地認識。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這些立體圖形,也就說明他們對這些圖形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真正掌握了幾何形體的特征。)
第二,練一練第2題:填空。(出示幾何體拼的機器人讓學生找一找,在幾何體拼成的機器人身上,有幾個長方體?幾個正方體?幾個圓柱?幾個球?讓學生獨立完成,做在數學書上。
第三、練一練第4題:數一數每幅圖中各有幾個正方體。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內容,需要孩子們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我在這個練習的教學中,決定采用三步教學法:
①4人小組討論,說說每幅圖中各有幾個正方體。
②小組代表反饋,演示是怎樣數出來的。
③教師用實物擺一擺,化抽象為實物,再次驗證結論。
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在這個時候,我猜想孩子們已經比較疲憊,肯定有個別孩子坐不住了,于是進入本節課的第四個環節:玩一玩:邊摸邊說。再次以游戲的方式調動孩子學習的熱情。這個游戲的規則可以這樣制定,(教師出示一條圍巾)玩游戲的同學要捂上眼睛,用手摸出講桌上一個立體圖形,如果能夠正確說出它的名稱,就為贏,大家就用掌聲向他表示祝賀。根據我對一年級孩子的理解,他們大部分都喜歡玩這個游戲。而這個游戲,不僅再一次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是對幾何形體特征的進一步認識,有利于本節課中難點的突破。
在學生意猶未盡時,教師及時進行課堂小結。這也是本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這節課,我們利用幾何體進行了有趣的拼擺游戲,下課以后,同學之間還可以繼續合作,繼續玩這類游戲!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讓孩子們帶著強烈的游戲愿望走下課堂,有利與形成“課雖終、思未了、趣更深,情更濃”的境界。)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自主探索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當然,在整個說課過程中,會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