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6:21:10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1.認識
在認識“=”的教學中,我設計了比一比,認一認,擺一擺的活動。我向學生提出談話內容,小兔子非常勤勞,他們忙著往籃子里裝胡蘿卜呢?請小朋友們幫他們看看,共有幾個籃子,每個小兔子能拿到一個籃子嗎?對于此問題的回答學生的猜想動手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猜,猜不出的孩子可以借助實物擺一擺具體形象,不同孩子得到不同的發展,都可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老師的問題。在學生積極踴躍的匯報:“我把小兔和籃子做比較。”并展示各自不同的擺法后,引導全體學生思考優選出最好的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同時課件出示教師講解。在學生理解“=”的含義后書寫,提出板演“=”的書寫注意事項,并要求孩子在田字格里描一個,寫三個。通過投影的展示,班級互評,不僅使學生養成書寫的好習慣,還使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做事認真的種子。
2.認識“>”、“<”(小兔和胡蘿卜比、小猴和秋千比??)
在(1)認識“>”、“<”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匯報:小兔和胡蘿卜比,小兔和胡蘿卜比會是什么結果呢?引出小于號的教學,引出“<”及式子4<5怎么讀進行讀法指導。學生通過4小于5的學前經驗,很容易發現“<”的讀法。又通過舉例說說還有誰比誰小,幾小于幾?達到靈活運用的水平。接下來出示猴子和秋千的圖,請小朋友試著用剛才的方法比一比。采用小組交流班級匯報,想一想,有什么符號鏈接3和2?認識大于號。自己推測出3>2怎么讀。水到渠成的將陌生的“>”、“<”轉化為熟悉的大數和小數比較的知識上.接下來教師板演“>”、“<”的書寫講清注意事項,并要求孩子在田字格里描一個,寫三個。展示學生的書寫,班級評價。使數學的思與寫達到良好的結在學生達到對“>”、“<”有了清晰的認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看書。引導學生發現:“>”、“<”的使用規律: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使學生的歸納總結的思想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運用新知練習拓展
完成17頁1.2題。練習使用“<”“>”完成17頁3。這幾道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其中17頁1題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比較的方法和結果,17頁2題在學生數的基礎上進行回答,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并說一說兩種顏色珠子的排列規律。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于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于是我把學生導入第四個環節。
(四)強化訓練
掌握新知練習使用“<”“>”完成17頁3。設計游戲排排隊。完成17頁4題。游戲的形式,將“>”、“<”“=”比較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提高他們運用數學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暢所欲言,梳理新知
教師以總結性語言提問: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及時練習鞏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體現學以致用的觀念,消除學生學無所用的思想顧慮。為了使學生建構本節課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我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談一談學習的內容,議一議“>”、“<”的使用規律: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相互交流一下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認識、想法和收獲。然后教師歸納,新知識“>”、“<”“=”的學習是通過已學的數數,擺一擺,一一對應比一比的方法來解決的,以后希望同學們多動腦,勤思考,希望同學們能學會運用,善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養成學習——總結——再學習的良好習慣,發揮自我評價作用,同時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始終注重的是學生的參與意識,注重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否積極;注重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課堂上,盡量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通過評價別人的書寫,課堂小組匯報,是學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及嚴謹的學習作風,讓學生在充滿情感的、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與欣賞中認識自我,找到自信,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板書設計:
動物樂園
總之,在本節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致力啟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啟發學生,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展開聯想的思維,培養其能力為主旨而發展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