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小學生怎么讀經典國學(2)
來源:搜狐教育 小學生作文mp 2016-06-27 11:23:55

三、家常語文課,打開最美的一扇窗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感悟。想讓經典真正地浸潤學生的童年,只靠每周一節的情智語文課是遠遠不夠的。家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少問幾個“為什么”,少讀幾次“有感情”,留下更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倘佯在經典誦讀的海洋里。學了《古今賢文》,再讀讀《弟子規》;讀了《孔子游春》,再背背《論語》;背了《拔苗助長》,再誦誦《莊子》……由一篇文章,帶幾篇課外美文;由一個故事,走近一位作者。學生在更廣泛的視野中,自由地享受著母語閱讀帶來的經典饕餮盛宴。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就是在大量閱讀、背誦、積累、運用的語言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為了更好地保障經典誦讀的有效開展,學校從評價體制上也應進行相應的改革。對于誦讀的國學教材篇目,可以以口試的形式進行檢測。教師應該讓學生從題海中走出來,多讀多背真正的經典之作,使學生真正享受到語文學習內在的快樂。
四、多彩的活動,培植誦讀經典的興趣
1.“流行”制造興趣。
模仿是兒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們看到很多人都讀,從眾心理就會促使他們由模仿到產生興趣,逐漸形成習慣性的接受和吸收,從而達到很好的誘導效果。這就慢慢形成一種流行。而流行,正是與時俱進的動力和營養。
學生朗誦經典時的瑯瑯唱讀聲,就營造了一個極具感染力的學習氛圍,再加上學生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學習的興趣就產生了。而興趣就如一個共振能量場,互相激發,互相推動,很快就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
2.“示范”感染興趣。
哲學家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學習時我們特別注重以激情喚起激情,要求學生背誦的自己一定先背過,需要講解、示范的,自己必須研讀透徹。教師循循善誘地和學生一起背誦《論語》《弟子規》《三字經》,一起吟誦《岳陽樓記》《勸學篇》《陋室銘》,通過設計不同的朗讀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帶讀或齊讀,或接龍,或默讀,師生流連忘返,樂在其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