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五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0:12:26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學建議 教學論文
如何解讀嚴監生臨死前伸出的兩個指頭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節選了《儒林外史》中的一個片段,描寫的是死前的嚴監生固執地伸出兩個指頭,始終咽不下最后一口氣,直到妻子把兩莖燈草挑掉了一根,他才斷了氣的情景。雖然著墨不多,但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片段歷來被評論家所稱道,“兩個指頭”成為了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經典性細節,人們多據此細節斷定嚴監生是個吝嗇鬼,嚴監生也成了吝嗇的代名詞。
教材選編這個片段的目的在于,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細節描寫的方法,并能學著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應用。因此,這個片段的教學意義是要感受這個經典細節的形象意義。有的老師說,嚴監生如此表現,為什么就說他是吝嗇而不是節儉呢?咱們中國人歷來都提倡勤儉持家,即使有金山銀山,奢靡浪費也會敗家。嚴監生這樣做,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對人物形象的具體分析,應該放置在具體而特定的環境中考察。故事發生的環境是:“晚間”,本是點燈的時候;他“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擠了一屋的人”,預示著要發生重要的事情;“桌上點著一盞燈”,這些都可以成為點兩莖燈草的理由。再看嚴監生本人:課文交代“他是一個十分有錢的人”,在病入膏肓、已不能說話的情況下,他固執地伸出兩個指頭,不肯撒手西去。病床前眾人紛紛猜測,但都猜不到他的心思,他“把頭搖了兩三搖”(一種不被理解的痛苦),“兩眼睜的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憤怒、焦躁和痛恨),“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一種執著的失望)。他這樣執著、頑固地交代“遺囑”,可見此關系重大。最后,當終于有人知道了“兩個指頭”的含義時,他“登時就沒了氣” [1](放心了)。一個垂死的人,臨終前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也沒有留戀自己的生命,而是對兩莖燈草耿耿于懷。這樣的舉動顯然違背了人之常情,因此可以說,在片段里這個細節刻畫是有一定的價值取向,或者說人物的性格特點是相對確定的。
教學的價值就在于引導學生將這個細節放到特定的背景中,去限制這個細節的意義。設想以下,如果這個細節發生在另一種情形下,人物的性格便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甚至與小說描寫的大相徑庭。假設嚴監生的這一動作不是發生在他臨死前,不是發生在應該掌燈的時候,而是發生在他點不起燈,發生在天亮的時候,那么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應該稱道的節儉美德了[2]。
當然,對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的把握還可以聯系作品本身以及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嚴監生是一個土地主,“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北斗,米爛成倉,童仆成群,牛馬成行”[3]。與其他作家刻畫吝嗇鬼的方法不同,吳敬梓沒有直接去描寫嚴監生如何處心積慮地積累財富,如何狠毒地進行剝削活動,而是主要表現他為錢財所付出的憂勞。他對身邊的每一筆錢財都是百般記掛。他的妻子在典鋪里有一筆利錢,嚴監生表面上好像不聞不問,實際上心里一直在惦記。除夕之夜,受驚的老貓撞了床頂的大篾簍,露出了一封封白花花的銀子,嚴監生又驚又喜,不禁脫口而出:“我說她的銀子哪里就肯用完了!象這都是歷年聚積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來用的。”說罷便痛哭流涕,并盛滿一盤干棗,祭在亡妻靈前。他的妻子病重的時候,嚴監生與趙氏雙拜天地。一邊是張燈結彩,笙管齊鳴,一邊卻是垂危在床,呻吟不已。妻子是什么時候死的,他都不知道,談得上什么夫妻情意!而此時肝腸寸斷的哭祭,不過是對王氏留下的銀子的感激而已。他生了病,仍然帶病“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鼓”,病得飲食不進,還仍硬撐著要在“家前屋后走走”,檢查、守護他的財產,直到臥床不起,還“想著田上要收早稻,打發了管莊的仆人下鄉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嚴監生不僅對錢財表現出過分的憂勞,與其他吝嗇鬼一樣,他也十分慳吝刻薄。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切店里買四個錢的哄他就是了”[3]。拼命地節制生活費用,使他骨瘦如柴,他病得很重的時候,仍“舍不得銀子吃人參”。
點擊下一頁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