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關注越來越多,孩子卻越來越弱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1-11-23 22:21:47
現在家庭結構導致,家長對孩子的投入越來越多,關注越來越多,但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下課書包父母背,體育活動難堅持,宅在家里不愛動,天氣一冷就感冒……這樣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并不鮮見。
近2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如同乘上火箭,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與此同時,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卻在這20年間呈現不斷下滑趨勢,耐力、爆發力、肺活量等指標持續下降。如今家家一個寶,為啥好日子卻養出了弱孩子?
寧可不鍛煉,不可不學習:“不愿孩子被落下”成家長普遍心理
今年,高二學生康嘉誠已經基本告別了自己喜歡的乒乓球運動,“隨著年級升高,打球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緊湊的學習安排占據了他的絕大部分時間,每天在校的學習時間就長達11個小時,回家后,還有五六門課的作業要寫,一天下來,康嘉誠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有點空閑就想睡覺”。
與康嘉誠有相同感受的學生不在少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吳鍵博士的《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在升學和考試壓力下,近70%的學生在上課日每天的家庭作業時間超過兩小時。學業的壓力對畢業班的學生來說,表現得尤為明顯。“近70%的畢業班學生在休息日和節假日參加課外輔導,平均每人要參加3個輔導班,最多的要參加6個”。
過重的學業負擔、過長的學習時間,讓青少年遠離了陽光和操場。很多人因“學習壓力大,沒有足夠的時間”,放棄了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而在把成績作為唯一標準的評價機制下,這樣的做法往往被很多學生和家長視為“最佳選擇”。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表示,“不情愿自己孩子被落下”是家長們的一種普遍心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孩子進行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但在現實面前,家長有時也很無奈”。
“現在的升學機制決定了成績一定是第一位的,相對不那么重要的運動自然就被放到了第二位,”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說,“應試教育”只是原因之一,而家長、學校包括社會輿論的大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才至關重要。
無錫奧數網與各位家長一起全程跟蹤2012無錫小升初,更多了解無錫小升初信息渠道:無錫小升家長交流群(QQ群號:80607480,121205462,161038876),無錫奧數網,無錫E度論壇。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