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6:44:16

終于,在610年的一天,他豁然開朗,想通了最關鍵的道理。不久,他從山上下來,便開始傳教,這就是后來的伊斯蘭教。“伊斯蘭”一詞在阿拉伯語中原意為“順從”。穆罕默德宣稱,世界上只有一個神——安拉,他是世界的創造者和人的創造者,世界萬物,都是按照安拉的意志安排的。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賜予的,只有生前服從安拉,死后才能進入天堂,否則死后就會被打入地獄。穆罕默德自稱為安拉的使者,由于自己是安拉的第一個信徒,所以他就是信徒的先知,是安拉派到人間的使者,傳達安拉的意旨。信仰安拉的人被稱為穆斯林,意為信仰安拉和服從先知。伊斯蘭教有著嚴格的教規,教義的核心就是服從安拉,服從先知。所以在傳教伊始,穆罕默德的地位就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也是伊斯蘭教的顯著特點。穆罕默德強調教徒絕對服從教義,主要是為了統一人們的信仰和思想,用這種辦法來解決社會中存在著的各種矛盾。穆罕默德教喻教徒必須要順從,無論身處何種處境,都要安分守己,因為一切都是安拉的安排,自己是無法改變的。
伊斯蘭教的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一夫多妻。在伊斯蘭教教義中,男女地位是極不平等的。雖然伊斯蘭教教義在解決社會矛盾方面,要求人民采取消極的態度。但在另一方面,又給教徒提出了作人的基本準則,如為人行善,買賣公平,救濟貧困,照顧孤寡老人等。此外,對偷盜和欺詐等犯罪行為,伊斯蘭教義規定要給予極為嚴厲的懲治。這些教義得到了阿拉伯下層勞動人民的擁護。伊斯蘭教教義也被信仰伊斯蘭教的一些國家長期奉為法律。穆罕默德創建伊斯蘭教的初期,并沒有得到許多人的響應,反而遭到一些麥加富商和奴隸主貴族的反對。因為伊斯蘭教是一種一神教,同傳統的古萊西部落的多神教是極不相容的。同時,教義中提出的施舍濟貧的主張,也損害了大貴族和富商的經濟利益。一些貴族和富商時刻準備謀害他。在這種險惡的情況下,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率領他的信徒離開了麥加,移居到雅特里布,這就是伊斯蘭教的“徙志”,伊斯蘭教把這一年定為伊斯蘭歷法的元年。
雅特里布在后來被改為麥地那,意為先知之城。雅特里布與麥加不同,這里不是頑固的古萊西部落貴族統治的中心,手工業和商業也很發達,貧民也較多。在這里,伊斯蘭教很快便被人們所接受。在這一基礎上,穆罕默德又頒布了伊斯蘭教社團的章程,建立了神權國家,樹立了自己的權威。不久,麥加貴族向雅特里布發動了進攻,企圖消滅穆罕默德的勢力。穆罕默德將雅特里布的教徒組織起來,建立了自己的軍隊,同麥加貴族進行了多次的戰斗,打敗了麥加貴族軍隊的進攻。628年,穆罕默德和麥加的貴族們簽定了停戰條約,使雙方的戰爭暫時停止下來。630年,穆罕默德率領大軍進攻麥加城。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麥加貴族被迫接受了伊斯蘭教,承認了穆罕默德的權威和最高地位。為了緩和當時的敵對矛盾,穆罕默德也承認了麥加貴族的特殊地位和既得利益。不久,穆罕默德在麥加建立起一個軍、政、宗教大權集于他一身的神權國家。
穆罕默德進入麥加之后,清除了克爾伯神廟中的所有的部落神,只保留了那塊隕石,做為全體穆斯林的圣物,又把克爾伯神廟改為清真寺,并規定,每一個穆斯林一生中必須到這里朝圣一次。阿拉伯半島上的一些部落見麥加城如此強大,紛紛派來使節,表示愿意皈依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宗教領袖地位。632年,穆罕默德在雅特里布病逝。這時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此后伊斯蘭教又傳到北非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
到16世紀時,伊斯蘭教徒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伊斯蘭教的產生促進了阿拉伯地區的發展,對于阿拉伯地區的統一發展,抵御外來侵略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伊斯蘭教中讓教徒進行“圣戰”的教義,使它在傳教的過程中,具有極大的侵略性。伊斯蘭教徒們正是以“圣戰”的名義,在新月的旗幟下,揮舞著阿拉伯彎刀,進行猛烈的擴張,建立起龐大的阿拉伯帝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