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07 22:33:06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三年級下冊 語文教案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選取身邊特點鮮明的人,借助生動鮮活的具體事例,運用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和心理描寫突出人物鮮明特點的方法完成了自己的習作,這節課我們圍繞同學們的習作情況進行交流,并進一步修改我們的習作。
有人說:“十分文章,三分寫作,七分修改。”可見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也充分說明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精雕細刻”。
一、讀文交流,集中評改。
1.選擇典型的作文。
教師在巡回的指導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寫作情況有大致的了解,迅速判斷學生作文中的普遍問題是什么,并選擇帶有這些問題的作文作為講評的例文。
2.課堂評議。
(1)教師指名學生讀自己的習作。
(2)提出評議標準,全班評議:
①寫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②抓住人物的特點。可以從人物的年齡、外貌、語言、動作、興趣、個性、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去考慮。
③選用典型事例。選擇那些最能體現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來寫。
④運用細節描寫。
可以把整篇習作都讀完,再評議;也可以在關鍵的地方停下來,就某一點評議。評議的重點是人物的特點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3)評議時說說習作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問題。一般包括這些方面:
①描寫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異,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寫,必須學會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特點,靈活地描寫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紹,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過程中多次描寫,力求用較少的筆墨勾畫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齡、職業、生活經歷和個性等特點,給人以鮮活之感。
②語言描寫不能千人一腔,眾口一詞,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個性特點,要輔以恰當的動作、神態、姿勢、語氣或情緒,這樣寫出的語言會更生動形象。
③準確的動作描寫,能體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描寫人物的動作,既要寫出做了什么,更要寫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選動詞,把動作寫準確具體;其次,要寫出人物的連續動作,活現出人物的動態情景;然后,盡力寫出人物的動作細節,反映出個性風采。
④寫人還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實說話,借助一兩件典型、新穎的事例來表現。
3.學生根據評議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引領修改作文的方法:三讀修改法——獨立修改。
1.一讀修改病錯,是說我們先大聲讀一遍作文,邊讀邊修改文中的錯別字和病句。
2.二讀推敲細節,是指用心默讀作文,對本篇習作而言,大家要思考你是否把選取的事例寫得新鮮生動了?尤其要重點關注是否抓住了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來詳細描寫了。這是本次習作修改的重點,我們可以多默讀幾遍,思考修改完善。
3.三讀通覽全文,小聲讀修改后的文章,整體把握,發現問題再次修改。
3.學生再次自主修改。
三、互相評價,互相修改。
1.把寫好的作文給同學看,請同學提出修改意見。
(1)關注題目:看題目是否與內容一致,能表現人物的特點。
(2)關注選材:具體的事例要真實,要新鮮,一定要能反映人物的特點。
(3)關注寫法:寫事例時,要讓主人公開口說話,并且抓住他的動作、神態、心理寫具體,把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地方拉長了寫,寫詳細,這樣人物才會更鮮活,特點才會更突出。
2.互相修改作文或提出修改意見。
四、同伴互賞。
1. 欣賞大家經過修改以后的作文。
2. 師生交流。
3. 佳作展示:把修改好的作品,讓學生自己貼在展示臺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教師小結。
古今中外的文學家都是非常重視修改的,比如:據說曹雪芹寫成文學巨著《紅樓夢》后,又批閱十年,增刪五次。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僅開頭部分就修改了20多次。推敲的故事大家都學習過,為世人所稱頌。所以,詩人賈島曾經感慨的寫了“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所以,希望同學們都做一個勤于修改,樂于修改,善于修改的學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