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名著導讀:《童年》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1-11-16 18:26:46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名著導讀:《童年》,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前蘇聯文學家,被列寧譽為“無產階級藝術最杰出的代表”。他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只上到三年級。8歲開始獨立謀生,做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工作之余勤奮讀書。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描寫俄國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以文藝作品抨擊黑暗,宣傳革命。代表作有《海燕之歌》《母親》等,其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對國際工人運動、民族解放運動以及無產階級文學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創作背景
高爾基從小就命運多舛,很小就失去了父親,因此童年就在外祖母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生活的磨難并沒有讓高爾基變得消沉悲觀,反而激發了他勤奮好學、熱愛創作的斗志。高爾基和列寧一直保持著偉大的友誼,他經常和列寧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在列寧的鼓勵下,高爾基有了將他的青少年經歷的生活寫成書的想法。最終高爾基以自身經歷創作的三部自傳體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問世。這些作品中,高爾基以第一人稱“我”講述他從童年至青少年間的成長經歷。
內容簡介
《童年》描寫了阿廖沙(即童年高爾基)從3歲到10歲的生活。3歲喪父后,阿廖沙被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是一個瀕臨破產的染坊主,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也粗野、自私,為爭奪家產爭吵、打架,殘暴到令人發指。在外祖父家里,人與人間彌漫著仇恨之霧。而阿廖沙的母親又十分好強、任性,在阿廖沙最需要母愛的年齡段,曾經兩次消失。阿廖沙就是在這樣一個“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母親去世后,外祖父破產,阿廖沙無法繼續寄人籬下的生活,被外祖父趕出家門,走入社會,獨立謀生。雖然長期生活在污濁、黑暗的環境中,阿廖沙卻一點點成長為一個堅強、善良的人。
藝術特色
小說通過第一人稱敘述,一切都是通過阿廖沙的眼光去衡量、通過阿廖沙的感受去表現。小說的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場面描寫生動活潑,景物描寫細膩動人,筆法凝練質樸,感情冷靜執著。作者還在個別地方以成人的口吻發表深刻的見解,引人深思。
現實意義
《童年》這部小說,正因為描寫的是高爾基的親身經歷,因此這部小說才更具有說教意義。這部小說體現了高爾基對苦難生活勇敢無畏、堅強如鋼的精神,表現出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百態的深刻剖析。因此這部小說可以說就是作者豐富多姿的內心世界的再現。通過阿廖沙(即童年高爾基)的視角,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阿廖沙的成長經歷。他與社會底層的大眾人民直接接觸,深入社會,接受社會,接受進步思想的影響和如饑似渴地從書籍中汲取知識養料使他真正成長起來。這也反映了高爾基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
精彩片段
昏暗窄小的房子里,我的父親攤手攤腳地躺在地板上。
他穿著一身白衣裳,光著腳,手指無力地打著彎兒。
他快樂的眼睛緊緊地閉住了,成了兩個黑洞;齜著牙咧著嘴,像是在嚇唬我。
母親跪在他旁邊,用那把常常用來鋸西瓜皮的小梳子,為父親梳理著頭發。
母親系著紅色的圍裙,粗里粗氣地自言自語,眼淚不停地從她腫大的眼泡里流出來。
姥姥緊緊拉著我的手,她也在哭,渾身發抖,弄得我的手也抖起來。
她要把我推到父親身邊去,我不愿意去,我心里害怕!
我從沒見過這種陣勢,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
點擊查看更多:名著導讀
奧數網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