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元史·劉肅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04 21:22:59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元史·劉肅傳
劉肅,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興定二年詞賦進士。嘗為尚書省令史。時有盜內藏官羅及珠,盜不時得,逮系貨珠牙儈及藏吏,誣服者十一人。刑部議皆置極刑,肅執之曰:“盜無正贓,殺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見肅具道其旨肅曰辨析冤獄我職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詣省辨愈力 右司郎中張天綱曰:“吾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調新蔡令。先時,縣賦民以牛多寡為差,民匿不耕。肅至,命樹畜繁者不加賦,民遂殷富。瀕淮民有竄入宋境,籍為兵而優其糧,間有歸者,頗艱于衣食,時出怨言曰:“不如渡淮。”告者以謀叛論,肅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難往也,口雖言而心無實,準律當杖八十。”奏可。繼擢戶部主事。金亡,依東平嚴實,辟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又改行軍萬戶府經歷。東平歲賦絲銀,復輸綿十萬兩、色絹萬匹,民不能堪,肅贊實奏罷之。世祖居潛邸,以肅為邢州安撫使,肅興鐵冶及行楮幣,公私賴焉。中統元年,擢真定宣撫使。時中統新鈔行,罷銀鈔不用。真定以銀鈔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貫,公私囂然,莫知所措。肅建三策:一曰仍用舊鈔,二曰新舊兼用,三曰官以新鈔如數易舊鈔。中書從其第三策,遂降鈔五十萬貫。二年,授左三部尚書,官曹典憲,多所議定。未幾,兼商議中書省事。三年,致仕,給半俸。四年,卒,年七十六。肅性舒緩,有執守。嘗集諸家《易》說,曰《讀易備忘》。后累贈推忠贊治功臣、榮祿大夫、上柱國、大司徒、邢國公,謚文獻。
(節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七》)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有近侍夜見肅/具道其旨/肅曰/辨析冤獄/我職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詣省辨愈力/
B.有近侍夜見/肅具道其旨/肅曰/辨析冤獄/我職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詣省辨愈力/
C.有近侍夜見肅/具道其旨/肅曰/辨析冤獄/我職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詣省辨愈力/
D.有近侍夜見肅/具道其旨/肅曰辨析/冤獄/我職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詣省辨愈力/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牙儈,原指牙齒咬合,引申為買賣雙方居中說合的經紀人,又稱牙子、市儈。
B.潛邸,特指以太子身份繼位的皇帝登基之前居住的宅第,登基后改稱“東宮”。
C.楮幣,元代發行的紙幣,因用楮樹皮造成的紙制成而得名,后亦泛指一般紙幣。
D.贈,追贈,古代皇帝為已去世的官員及其先人加封官爵或榮譽稱號,以示恩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劉肅公正執法,敢于堅持己見。他任尚書省令史時反對殺掉無辜者,任新蔡縣令時反對殺掉偶發抱怨者;以上兩次他直接上奏皇帝,使相關人等得以保全。
B.劉肅體恤民生,心系百姓疾苦。東平每年繳納蠶絲白銀,又需繳納絲綿十萬兩、染色絹布一萬匹,百姓不能承受,劉肅輔佐幫助嚴實上奏皇帝罷停此事。
C.劉肅治才出眾,善于化解難題。任邢州安撫使時,公私均得以獲利;任真定宣撫使時,化解了換鈔難題;任左三部尚書時,參議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
D.劉肅生榮死哀,受到朝廷優待。他性格從容和緩,有操守。退休前任朝廷重臣,退休后還依然享受俸祿,死后多次受朝廷追贈,而且獲得美好的謚號。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時,縣賦民以牛多寡為差,民匿不耕。(5分)
(2)真定以銀鈔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貫,公私囂然,莫知所措。(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