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趙逋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04 21:12:37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趙逋傳
趙逋,開封人。大觀初,為梓州爺轉運司判官。政和五年,晏州夷酋卜漏反,陷梅嶺堡。逋行部昌州,聞之,倍道趣瀘州。已而樂共城監押潘虎誘殺羅始黨族首領五十人,其族蠻憤怒,合漏等復攻樂共城。逋并劾之,詔斬虎。逋陰有專討意兵端益大矣詔以逋為瀘南招討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諸落相繼而克因其積谷食士卒漏據輪縛大囤,俯瞰官軍。矢石所中皆靡碎,通軍不能進。間從巡檢種友直、田祐恭按視,其旁山崖壁特峭絕,賊恃之無守備。通欲襲取,命友直、祐恭軍其下,而身當賊沖,番軍迭攻之。未旦,鼓而進,迨夕則止,賊并力拒戰,不得息。山多生猱,逋遣土丁捕之。束麻作炬,灌以膏蠟,縛于猱背。暮夜,復遣土丁負繩梯登崖顛,乃縋梯引下,人人銜枚,挈揉蟻附而上。比雞鳴,友直、祐恭與其眾悉登。及賊柵,出火然炬,猱熱狂跳,賊廬舍皆茅竹,火輒發。官軍鼓噪破柵,逋望見火,麾軍躡云梯攻其前。兩軍相應,賊擾亂,不復能抗,俘斬數千人。卜漏突圍走,追獲之。加遒龍圖閣直學士。逋以疾不許。淶水人董才得罪亡命,聚眾為賊,攻敗城邑,遼人不能制。中山帥府陰與才通,誘使來歸,才尋為遼所破,遂上書請取全燕以自效。王黼、童貫大喜,將許之,逋言不可。客或以沮朝廷密謀止逋,逋曰:“隙茍一開,吾境得無事乎?” 疏奏,上然之。遒徙熙州,諸蕃聞逋至,相賀曰:“吾父來,朝廷真欲無事矣!”爭出鋤耨,牛價為頓高。時議更陜西大鐵錢,價與銅錢輕重等。逋上言曰:“銅重鐵輕,自然之理,今反其理,民誰信之?以人奪天,雖厲其禁,終不可行也。”居數月,以疾乞致仕,命提舉嵩山崇福宮。起知中山、順昌、應昌府。金人舉兵,召逋赴闕,尋卒。
(書選自《宋史?趙適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逋陰有專討意/兵端益大矣/詔以逋為瀘南招討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諸落相繼而克/因其積谷食士卒/
B.逋陰有專討意/兵端益大矣/詔以逋為瀘南招討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諸落相繼而克/因其積谷食士卒/
C.逋陰有專討/意兵端益大矣/詔以逋為瀘南招討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諸落相繼而克/因其積谷食士卒
D.逋陰有專討/意兵端益大矣/詔以逋為瀘南招討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諸落相繼而克/因其積谷食士卒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路,是宋代的最髙行政區劃名,仿唐代道制而置,相當于明清的省。
B.銜枚,古代軍隊秘密行動時,兵士橫銜像筷子的東西,防止說話,以免敵人發覺。
C.學士,最早指在學校讀書的人,后來指官學教師或主管學務、禮儀、祭祀的官員。
D.宋設不理政事而予俸祿的祠祿官,因故自請充任祠祿官,以處財散之地稱諸祠。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分)
A.趙適積極任事,政治敏感性強。卜漏作亂,他聽說后就趕注護洲應對此事;潘虎誘殺羅始黨族首領,引發更大動亂,他上奏彈劾,朝廷下詔斬殺潘虎。
B.趙通足智多謀,用火攻破頑敵?討伐+漏時,敵寨易守難攻,他派部下正面進攻,牽制住敵人,又派人乘夜色在另一面登患。火政偷襲,終大獲全勝。
C.趙通反對滋事,深受歡迎。他調任熙州,各蕃部聽說他要來,就相互祝賀,認為趙遒的到來,意味著朝廷想讓天下平安無事了,就爭著去耕作。
D.趙通身為高官,充分體察民情。當時朝廷議論更換陜西大鐵錢,大鐵錢價值和銅錢等同,趙通認為這不合道理,如果這樣做,會引起百姓的不信任。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未旦,鼓而進,迨夕則止,賊并力拒戰,不得息。
(2)客或以沮朝廷密謀止逋,通曰:“隙茍一開,吾境得無事乎?”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