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歐陽德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0-31 20:39:2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歐陽德傳
歐陽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舉鄉試。之贛州,從王守仁學。不應會試者再。嘉靖二年策問論守仁,德與魏良弼等直發師訓無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龍津書院,聚生徒論學。入為刑部員外郎。六年詔簡朝士有學行者為翰林,乃改德編修。遷南京國子司業,作講亭,進諸生與四方學者論道其中。尋改南京尚寶卿。召為太仆少卿。以便養,復改南京鴻臚卿。父憂,服闋,留養其母,與鄒守益、聶豹、羅洪先日講學。以薦起故官。累遷吏部左侍郎兼學士,掌詹事府。母憂歸服未闋即用為禮部尚書喪畢之官命直無逸殿時儲位久虛帝惑陶仲文“二龍不相見”之說諱言建儲德懇請會有詔,二王出邸同日婚。德以裕王儲貳不當出外,疏言:“曩太祖以父婚子,諸王皆處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外府。今事與太祖同,請從初制。”帝不許。德又言:“《會典》醮詞,主器則曰‘承宗’,分籓則曰‘承家’。今裕王當何從?”帝不悅,曰:“既云王禮,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冊立耶?”德即具冊立儀上。帝滋不悅,然終諒其誠。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請用成化朝紀淑妃故事,不從。德遇事侃侃,裁制諸宗籓尤有執;虍斃,眾相顧色戰,德意氣自如。當是時,德與徐階、聶豹、程文德并以宿學都顯位。于是集四方名士于靈濟宮,與論“良知”之學。赴者五千人。都城講學之會,于斯為盛。德器宇溫粹,學務實踐,不尚空虛。晚見知于帝,將柄用,而德遽卒。贈太子少保,謚文莊。
。ü澾x自《明史》)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母憂歸服/未闋/即用為禮部尚書/喪畢之官/命直無逸殿/時儲位久虛/帝惑陶仲文“二龍不相見”之說/諱言建儲德/懇請/
B. 母憂歸/服未闋/即用為禮部尚書/喪畢之官/命直無逸殿/時儲位久虛/帝惑陶仲文“二龍不相見”之說/諱言建儲/德懇請/
C. 母憂歸/服未闋/即用為禮部尚書/喪畢之官/命直無逸殿/時儲位久虛/帝惑陶仲文“二龍不相見”之說/諱言建儲德/懇請/
D. 母憂歸服/未闋/即用為禮部尚書/喪畢之官/命直無逸殿/時儲位久虛/帝惑陶仲文“二龍不相見”之說/諱言建儲/德懇請/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因考試在春天,又叫“春闈”。
B.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由隋朝開始設置,掌管刑法、獄訟、軍令等事務,最高長官是刑部尚書。
C. 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書機構,入選翰林院的被稱為“點翰林”。由科舉至翰林,是非常榮耀的。
D. 贈,朝廷為表彰大臣的功績,在其死后,追授給他一個較高的官職或稱號。追封功臣的先人也叫“贈”。
12.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歐陽德為人正直,曾跟從王守仁學習,策問中曾議論王守仁的思想,他與魏良弼在考卷中坦率地闡發老師的學術卻并無阿諛之意。
B. 歐陽德學問淵博,皇帝詔令選擇有學問和德行的讀書人為翰林,歐陽德改任為編修,他設置講亭,召集國子生與四方學者在那里講學論道。
C. 歐陽德講求孝道,他曾被召入京做太仆少卿,但是為了便于奉養父母,他調任南京鴻肪卿。父親去世,他守孝期滿后仍留在家中奉養母親。
D. 歐陽德敢于直諫,歐陽德曾認為裕王不應出京,并給皇帝上疏,皇帝沒有同意他的建議,歐陽德就繼續上奏,皇帝雖不高興,也原涼了他。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甫冠舉鄉試。之贛州,從王守仁學。(5分)
(2)晚見知于帝,將柄用,而德遽卒。(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