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洪鐘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21 15:04:25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明史·洪鐘傳
洪鐘,字宣之,錢塘人。成化十一年進士。為刑部主事,遷郎中,奉命安輯江西、福建流民。還言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遠、龍南,廣東程鄉皆流移錯雜,習斗爭,易亂,宜及平時令有司立鄉社學,教之《詩》《書》禮讓。弘治初,再遷四川按察使。馬湖土知府安鰲恣淫虐,土人怨之刺骨,有司利其金置不問,遷延二十年。僉事曲銳請巡按御史張鸞按治,鐘贊決,捕鰲送京師,置極刑。安氏自唐以來世有馬湖,至是改流官,一方始靖。十一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整飭薊州邊備,建議增筑塞垣。自山海關西北至密云古北口、黃花鎮直抵居庸,延亙千余里,繕復城堡二百七十所,悉城緣邊諸縣,因奏減防秋兵六千人,歲省挽輸犒賚費數萬計。所部潮河川去京師二百里,居兩山間,廣百余丈,水漲成巨浸,水退則坦然平陸,寇得長驅直入。鐘言:“關以東三里許,其山外高內庳,約余二丈,可鑿為兩渠,分殺水勢,而于口外斜筑石堰以束水。置關堰內,守以百人,使寇不得馳突,可免京師北顧憂,且得屯種河堧地。”兵部尚書馬文升等請從之。比興工鑿山山石崩壓死者數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鐘帝以鐘為國繕邊不當罪停俸三月。正德元年,由巡撫貴州召督漕運兼巡撫江北。改掌南京都察院,就遷刑部尚書。四年冬,掌院事。五年春,湖廣歲饑盜起。命鐘以本官總制軍務,陜西、河南、四川亦隸焉。沔陽賊楊清、丘仁等僭稱天王、將軍,出沒洞庭間。圍岳州,陷臨湘,官軍屢失利。鐘檄都指揮潘勛、柴奎,布政使陳鎬,副使蔣昇擊破之于麻穰灘,擒斬七百四十余人,賊遂平。初,鐘掌院事,劉瑾方熾。及瑾誅,言官劾鐘徇瑾撻御史。朝議以鐘討賊,置不問。嘉靖三年卒,謚襄惠。
(節選自《明史·洪鐘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興/工鑿山/山石崩壓/死者數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鐘/帝以鐘為國/繕邊不當罪/停俸三月/
B.比興/工鑿山/山石崩/壓死者數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鐘/帝以鐘為國繕邊/不當罪/停俸三月/
C.比興工/鑿山/山石崩壓/死者數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鐘/帝以鐘為國/繕邊不當罪/停俸三月/
D.比興工/鑿山/山石崩/壓死者數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鐘/帝以鐘為國繕邊/不當罪/停俸三月/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書》:即《尚書》,儒家經典之一,是我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B.防秋:古代西北游牧部落常趁秋高馬肥時南侵,屆時邊軍特加警衛,調兵防守,稱為“防秋”。
C.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即利用水道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接濟軍需。
D.湖廣:地名,在明清時代及其后指的是兩湖(湖北、湖南)和兩廣(廣東、廣西)地區。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洪鐘主張辦學,教化百姓,安撫江西、附件流民回朝后,他建議有關部門在流民雜居地區設立鄉社學校,用《詩》《書》的禮儀謙讓來教育他們。
B.洪鐘執法嚴明,除惡務盡。馬湖王官知府安鰲為非作歹二十年,百姓恨之入骨,但受到有關官吏包庇,洪鐘一上任就決定逮捕安鰲,立即處死。
C.洪鐘整頓邊防,厲行節約。任順天巡撫時,他整頓薊州邊防,增筑塞垣,繕復城堡,并上奏請求削減防秋兵六千人,為國家節約了數萬軍需經費。
D.洪鐘統領軍務,平叛有功。正德五年春,湖廣盜起,皇帝命令洪鐘總領軍務;沔陽盜賊包圍岳州,攻陷臨湘,屢敗官軍,洪鐘主持平息了賊寇。
13.把原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安氏自唐以來世有馬湖,至是改流官,一方始靖。(5分)
(2)及瑾誅,言官劾鐘徇瑾撻御史。朝議以鐘討賊,置不問。(5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