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裴莊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21 14:57:19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裴莊傳
裴莊字端己,閬州閬中人。莊在蜀,以明經登第。歸宋,歷虹縣尉、高陵主簿,本府召權司理椽。轉運使雷德驤以威望自任.嘗巡按至境,官屬皆出迎候。莊獨視事本局,徐謁道周,德驤稱其有守;徙權忻州錄事參軍。雍熙三年,命將巡邊,以莊掌隨軍糧料。內客省使楊守一稱薦之,授大理寺丞。未逾年,成信表其能,遷太子中允。端拱初,契丹掠趙、深,邊將無功。莊上書曰:“周世宗誅樊愛能、何徽二將,遂取淮南,克巴蜀,愿陛下申明紀律。無使玩寇。”會詔建方田,莊復上言:“大役兵師,慮生事于邊鄙。”上善之。淳化三年,召訪以邊事,稱旨,面賜緋魚。出為荊湖北路轉運使。五年,李順亂蜀,命與雷有終并兼峽路隨軍轉運、同知兵馬事。或言莊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許以便宜。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會王顯掌樞密,顯與潛俱起攀附,頗庇之。莊奏至,多不報。徙知越州。俄傅潛得罪,莊因上言:“顯、潛皆非材,致誤邊事,請行嚴誅,以肅群議。”會詔百辟上封直言,莊條列四事:一曰去暴征,二曰省煩刑,三曰擇吏職,四曰敦稼政。疏奏,詔令開陳其所宜行先后,莊對甚悉。莊有吏干,頗有清操,慷慨敢言,太宗獎其忠讜,多所聽納。晚年退居,制棺櫝以自隨。喜接賓客,終日無倦。
(選自《宋史·卷三十六》,有刪改)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
B. 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
C. 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
D. 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與“字”常有某種關聯,如:裴莊字端已,屈原名平字原,均為同義互訓。
B. 在中國古代,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有“除、拜、遷、轉、擢”等,文中“遷太子中允”的“遷”是提升之意。
C. “面賜緋魚”,此處的“緋魚”指緋衣與魚符袋,舊時朝官的服飾,唐、宋時五品官員穿緋衣、佩魚符袋。
D. 中國古代皇帝有廟號、謚號、年號之分,文中的“雍熙”“端拱”“淳化”“太宗”等均為北宋皇帝的年號。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裴莊以明經科登第,才華出眾。他在短時間內,便贏得了上司或主管的信任和舉薦。
B. 裴莊忠誠正直,敢于直言,他曾上書直指傅潛不堪大用,促使皇帝將傅潛和王顯撤職。
C. 裴莊主張嚴明朝綱,希望皇帝申明律條,主張嚴懲“致誤邊事”者,上書直言“四事”。
D. 裴莊為政有才干,且頗有操守,曾多次上書建言且大都被皇帝采納,受到太宗的贊賞。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莊獨視事本局,徐謁道周,德驤稱其有守;徙權忻州錄事參軍。
(2)或言莊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許以便宜。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