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辨志(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17 20:31:15

參考譯文
人剛生下來,沒有多少不同;而最終發展到大不相同,是習慣造成的。人所有的習慣,起初不知道它有什么不同,而就此一天天有了差別,是志向導致的。志向不同了,習慣便不同;習慣不同了,人也就不同了。志向是做學問的關鍵,也是一個人向善或向惡的車、船。關鍵部分正了,那么沒有不正的;關鍵部分不正,就沒有什么是正的了。到燕地去的車子向北行,雖是沒到燕,一定不會走錯到越。去越地的船向南行,雖是沒到越,一定不會走錯到燕。唉,人對于志向,能不慎重嗎!
每一個人生而呱呱地哭著,啞啞地笑著,蠕蠕地動著,惕惕地息著,沒有什么不同。出去從了先生,早上授他誦讀,晚上教他意義,一樣是圣人的《易》《書》《詩》《禮》《春秋》五經呀。等到學成了,有的做了百世的人,有的做了天下的人,有的做了一國的人、一鄉的人,那劣等的是做了一室的人、七尺的人,至于最劣的是做了不完全的人、做了異類。言說成為世上楷模,行動成為世人表率。活著,人們以他為榜樣;死了,人們流傳他的書。流風馀澤,時間越久就越有新的內涵,這是流芳百世的人。功績在養民,事業隆重,匡濟天下,活著,那么天下依靠他而得以安寧;身亡,那么天下不知依靠誰,這是天下的人。恩澤施與一地,行為能成為一方的表率,事業雖沒大發展,立身而無愧于世,這是一國一鄉的人。至于那些心思不離開米糧,慈愛不超出妻子兒女的,那只是一室的人。沉溺于口腹的滿足,追求耳目的娛樂,身子外一概不問,不關痛癢的,那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沉溺于嗜好,昏亂無度,逸樂迷失,那是不完整的人。因此而敗壞法度和道義,成為百姓禍害的,那就是異類。難道人生一開始,就有這樣不同嗎?習慣造成的!習慣的不同,又是志向不同造成的。志向在這里,那么習慣就在這里;志向在那里,那么習慣就在那里。
孔子說:“如果立志在仁上,那就不會做惡。”這是說志向是不可不定的。所以志向在道義,就不會沉迷于貨利;志向在貨利,就不可能希望他做合乎道義的事。志向在道義,每次行動就能進步;志向在貨利,每次行動都會退步。那發端很小,效力很大,近在自己心里,遠遍天地之間;在一呼一吸間定奪,顯著于百年之久。孟子說:“雞鳴就起來,勤勉努力地行善的,是舜一類的人;雞鳴就起來,勤勉努力地謀利的,是蹠一類的人。要知道舜、蹠的區別,沒有別的,無非在貪利和行善之間罷了。”人之所以勤勉努力終身不停止的,志向存在的緣故。志向這東西,去做了就一定能達到,謀劃了就一定能成功。等到已經實現,就不可以反轉;等到已經成功,就不可以更改。于是做舜的安享做舜一類的人,做蹠的未嘗不后悔自己成為蹠一類的人,可是已經無從著力了。難道蹠的聰明才智力量不及舜嗎?所立的志向不同罷了。唉!求學的人一天所立的志向,就是國家治亂的源頭,人們憂樂的根本啊。
孟子說:“士人該做些什么?應該尊崇志向。”《學記》上說:“凡是學習,為官先要學做事,為士先要立志。”我說:“沒有做官的,要先使他的志向端正。”教育而不知道先使人立志,學習而不知道尊崇志向,要想把國家治理得繁榮昌盛且風俗淳美,那么從哪里實現呢?
【相關鏈接】:
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題、單元測試、課本同步試題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