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三國志·顧雍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17 20:20:37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三國志·顧雍傳
顧雍字元嘆,吳郡吳人也。蔡伯喈從朔方還,嘗避怨于吳,雍從學琴書。州郡表薦,弱冠為合肥長,后轉在婁、曲阿、上虞,皆有治跡。孫權領會稽太守,不之郡,以雍為丞,行太守事,討除寇賊,郡界寧靜,吏民歸服。數年,入為左司馬。權為吳王,累遷大理奉常,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拜侯還寺,而家人不知,后聞乃驚。
黃武四年,迎母于吳。既至,權臨賀之,親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畢會,后太子又往慶焉。雍為人不飲酒,寡言語,舉動時當。權嘗嘆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飲宴歡樂之際,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見之,是以不敢肆情。權亦曰:“顧公在坐,使人不樂。”其見憚如此。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時訪逮民間,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若見納用,則歸之于上,不用,終不宣泄。權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陳及,辭色雖順而所執者正。權嘗咨問得失,張昭因陳聽采聞,頗以法令太稠,刑罰微重,宜有所蠲損。權默然,顧問雍曰:“君以為何如?”雍對曰:“臣之所聞,亦如昭所陳。”于是權乃議獄輕刑。久之,呂壹、秦博為中書,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壹等因此漸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舉罪糾奸,纖介必聞,重以深案丑誣,毀短大臣,排陷無辜,雍等皆見舉白,用被譴讓。后壹奸罪發露,收系廷尉。雍往斷獄,壹以囚見,雍和顏色,問其辭狀,臨出,又謂壹曰:“君意得無欲有所道?”壹叩頭無言。時尚書郎懷敘面詈辱壹,雍責敘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
雍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烏六年卒。權素服臨吊,謚曰肅侯。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
B. 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
C. 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
D. 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入”在這里是指從地方到京城任職,與“出”相對,“出”指京官外放。
B. “寺”指佛教寺廟,顧雍被封陽遂鄉侯后,去到寺廟表達感恩之情。
C. “拜其母于庭”指孫權當眾拜見顧雍的母親,表示兩家結為友好。
D. “素服”指居喪時所穿的白色冠服,孫權著此服親往吊唁,是以親友之禮對待顧雍。
12.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顧雍少年出仕,政績斐然。孫權擔任會稽太守時,讓顧雍代行太守的職事,顧雍把一郡治理得很安定,官員和百姓都很信服他。
B. 顧雍溫和少言,使人敬畏。在宴飲的時候,顧雍左右的人都因為擔心喝多了舉止失當被顧雍看見而不敢開懷暢飲,只有孫權不怕他。
C. 顧雍選賢任能,關注民情。他為相時,任用官員依能授職,心無好惡;經常親自到民間察訪,只要是政務上應該改進采納的,就秘密地上報到朝廷。
D. 顧雍為人謙和,處事理智。即使是審訊作奸犯科、陷害無辜的呂壹,他也和顏悅色、以禮相待。他認為自有嚴正的法律懲處犯人,不必責罵羞辱。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州郡表薦,弱冠為合肥長,后轉在婁、曲阿、上虞,皆有治跡。
(2)若見納用,則歸之于上,不用,終不宣泄。權以此重之。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