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魏勝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2 16:47:4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魏勝傳
魏勝,字彥威,淮陽軍宿遷縣人。多智勇,善騎射,應募為弓箭手,徙居山陽。紹興三十一年,金人將南侵,朝廷聚芻糧,造器械,籍諸路民為兵。勝躍曰“此其時也。”聚義士三百,北渡淮,取漣水軍,宣布朝廷德意,不殺一人,漣水民翕然以聽。
遂取海州。郡守渤海高文富聞勝起遣兵來捕勝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與金兵遇勝迎擊走之追至城下眾驚傳水陸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閉門守驅民上城御之。勝令城外多張旗幟,舉煙火為疑兵;又遣人向諸城門,諭以金人棄信背盟,無名興師,本朝寬大愛民之意。城上民聞之,即開門,勝遣勇銳者登城樓,余自門入,莫有御者。獨文富與其子安仁率牙兵拒守,勝整兵與安仁父子戰譙門內,殺安仁及州兵千余,擒文富,民皆按堵。
勝權知州事,遣人諭佝山、懷仁、沐陽、東海諸縣,皆定。乃蠲租稅,發倉庫,犒戰士,忠義士紀律明肅。勝自兼都統制,益募忠義以圖收復,遠近聞之響應,旬日,得兵數千。即具其事報境上帥守,冀給軍裝器甲。時帥守雖知金人將渝盟,未有發兵端者,莫敢以聞。
左軍統制董成謀出西北取沂州,勝先遣間還,知金兵數萬至沂,以我軍器甲未備,戒成勿動。成不從勝,率所部千余人直入沂州巷戰,殺其守及軍士三千余,眾悉降,得器甲數萬。金人生兵復集,竟登屋擲瓦擊之,成軍幾敗。勝欲斬成,以其驍勇,釋之。
勝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東魏勝”,金人望見即退走。勝為旗十數,書其姓名,密付諸將,遇鏖戰即揭之。金兵悉避走。后,復與金兵戰,中矢,墜馬死,年四十五。謚忠壯。
(節選自《宋史魏勝傳》,有刪改)
9.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郡守渤海高文富聞勝起/遣兵來捕/勝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與金兵遇/勝迎擊走之追至城下/眾驚/傳水陸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閉門守/驅民上城御之
B. 郡守渤海/高文富聞勝起遣兵來捕勝/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與金兵遇/勝迎擊/走之追至城下/眾驚傳水陸/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閉門守/驅民上城御之
C. 郡守渤海高文富/聞勝起遣兵來捕勝/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與金兵遇/勝迎擊走之/追至城下眾驚/傳水陸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閉門守/驅民上城御之
D. 郡守渤海高文富聞勝起/遣兵來捕勝/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與金兵遇/勝迎擊走之/追至城下/眾驚傳水陸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閉門守/驅民上城御之
10.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紹興,年號。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劉徹繼位后始有年號。
B. 譙門,是建有瞭望樓的城門。古代為防備盜賊和防御敵人,無論是京城還是州郡,都在城門建有瞭望樓。
C. 謚,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給的帶有褒獎或同情的稱號,大有蓋棺定論之意。
D. 都統制,宋朝官名。南宋高宗時期,置御營司,以大臣為都統制管轄諸將,作為常設官名。權在安撫使之上。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魏勝渴望抗金,如愿以償。金軍將要南侵,朝廷征兵,他躍躍欲試。于是他就聚集義士攻取漣水軍,他沒殺一個人,漣水的百姓欣然聽命。
B. 魏勝辦理政務,卓有成效。他代理州事時,派人曉諭東海等縣,各縣全部安定。兼都統制時,招募忠義之士以收復失地,十天之內得兵幾千。
C. 魏勝足智多謀,擒獲守敵。他親自在城外設旗幟、焚煙火作為疑兵,并曉諭守城者。守城者聽后打開城門,魏勝擒獲了據城堅守的高文富。
D. 魏勝武藝高強,威震金兵。魏勝善于使用大刀,善于騎馬射箭,射箭能左右開弓;旗號叫作“山東魏勝”,金兵遠遠看見他的旗子就逃走了。
12.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乃蠲租稅,發倉庫,犒戰士,忠義士紀律明肅。
(2)勝為旗十數,書其姓名,密付諸將,遇鏖戰即揭之。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