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梁書·儒林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6 12:26:31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梁書·儒林傳
漢末喪亂,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橫潰,衣冠殄盡。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詔求碩學,治五禮,定六律,改斗歷,正權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學。親屈輿駕,釋奠于先師先圣,申之以讌語,勞之以束帛。為時儒者,嚴植之等首膺茲選。嚴植之,字孝源,建平秭歸人也。少善《莊》《老》,能玄言,精解《喪服》《孝經》《論語》。及長,遍治鄭氏《禮》《周易》《毛詩》《左氏春秋》。性淳孝謹厚,不以所長高人。少遭父憂,因萊食二十三載,后得風冷疾,乃止。齊永明中,始起家為廬陵王國侍郎,遷廣漢王國右常待。王誅,國人莫敢視,植之獨奔哭,手營殯殮,徒跣送喪墓所,為起冢,葬畢乃還,當時義之。建武中,遷員外郎、散騎常待。尋為康樂侯相,在縣清白,民吏稱之。高祖詔求通儒治五禮,有司奏植之治兇禮。天監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以植之兼五經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植之講五館生必至聽者千余人六年,適中撫軍記室參軍,猶兼博士。七年,卒于館,時年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廩俸,妻子困乏,既卒,喪無所寄,生徒為市宅,乃得成喪焉。植之性仁慈,好行陰德.雖在暗室,未嘗怠也。少嘗山行,見一患者,植之問其姓名,不能答,載與俱歸,為營醫藥,六日而死,植之為棺殮殯之,卒不知何許人也。嘗緣柵塘行,見患人臥塘側,植之下車問其故,云姓黃氏,家本荊州,為人傭賃,疾既危篤,船主將發,棄之于岸。植之心惻然,載還治之,經年而黃氏差,請終身充奴仆以報厚恩。植之不受,遺以資糧,遣之。其義行多如此。
。ü澾x自《梁書·儒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天監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以植之兼五經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植之講五館/生必至/聽者千余人/
B.天監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以植之兼五經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植之講五館/生必至/聽者千余人/
C.天監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以植之兼五經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植之講/五館生必至/聽者千余人/
D.天監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以植之兼五經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植之講/五館生必至/聽者千余人/
1l.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衣冠”常指古代士以上的人穿戴的衣帽,代指縉紳士大夫,文中指文明教化。
B.“五禮”指祭祀的吉禮,災荒的兇禮,軍旅的軍禮,賓客的賓禮,冠婚的嘉禮。
C.《莊》《老》是記錄莊子和老子思想的道家著作,又稱《南華經》和《道德經》。
D.“起家”可指出身,也可指興家立業,在文中指從家中被征召出來,授以官職。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梁高祖心憂天下,大力恢復儒學。面對儒學衰落的境況,高祖深為憂慮,下詔尋求學問淵博的大儒,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學校。
B.嚴植之頗有才學,受到朝廷重用。他精通道、儒之學,既能談論老莊的玄理,又能解讀儒家的經典著作;被朝廷召用,多年兼任博士。
C.嚴植之淳樸忠厚,遵孝禮守道義。他不以自己的長處傲視別人;父親去世,他二十三年只吃蔬食;廣漢王被誅,他赤腳為之送喪并建冢。
D.嚴植之生性仁慈,多行仁義之舉。他總默默地做善事,堅持不懈;救治病人從不問姓名,有的死后嚴植之還為之安葬,有的給以錢糧遣送回家。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親屈輿駕,釋奠于先師先圣,申之以讌語,勞之以束帛。
譯文:
(2)妻子困乏,既卒,喪無所寄,生徒為市宅,乃得成喪焉。
譯文: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