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舊唐書張鎰傳(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08 22:33:22
參考答案
4. D 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正確斷句為“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解答此題,可以先整體閱讀文段,弄懂其大意,然后結合主語“華原令盧樅”“ 令詵”“ 樅”,抓虛詞“之”即可斷出。
5.B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后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明經與進士二科為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唐代的“明經”科試帖經,以通經比例決定等第。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后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禮記》、《春秋左傳》稱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稱中經, 《周易》 、 《尚書》 、 《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稱小經。通二經者,通大經一部加上小經一部,或取中經兩部;通三經者,大、中、小經各一部;通五經者,大經、小經皆須通。科目則由舉子自選。
6.D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中“最終在晚上悄悄逃出城,終于免除被害的命運。”表述錯誤,文中“鎰夜縋而走,判官齊映自水竇出,齊抗為傭保負荷而逃,皆獲免。鎰出鳳翔三十里,及二子皆為候騎所得,楚琳俱殺之;”寫張鎰逃出城外,但是不久就被賊兵抓住,而后和兒子一起被處死。
7.
(1)太仆卿趙趙縱為被家奴當千揭發隱私,趙縱被交付給御史臺,留下當千在內侍省。
(2)德宗將要巡幸(到)奉天,張鎰私下知道這件事,將要迎接皇帝(或“皇帝的車駕”),準備財物衣著器用獻到皇帝所在的地方。
翻譯句子,做到字字落實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得分點。第一句中“為”、“發”、“陰事”、“下”;第二句中,“幸”、“鑾駕”、“具”、“行在”。
【點擊下一頁查看參考譯文】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