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升入初中后孩子會發生哪些變化(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04 11:09:17

四、孩子生理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小學時,孩子身體發育一般。進中學后,絕大多數孩子身體發育日趨成熟,處在人生的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峰期。他們的認識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整個個性特征發生急劇變化。
五、集體關系的變化
與小學相比,中學生的集體關系及其在集體中的地位也有許多不同。在學校和班級集體里,班主任不再像小學階段那樣照顧得具體而細致,實施方法不再是“包班制”,班主任也不一定是主課老師。這樣,讓孩子自己料理的事情、支配的時間多了。學生干部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十二三歲的孩子難免不貪玩,如果我們觀察一下這些貪玩的同學,就會發現在他們自己支配的時間里,所進行的活動全憑興趣,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
加強學習計劃性的最好辦法是制訂學習計劃。督促、指導孩子制訂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學會給自己提出目標,并能按目標要求選擇方法和途徑,以便使他們在比小學艱巨、復雜的學習任務面前不是無所適從,而是比較主動。如按時完成作業方面,不管老師檢查不檢查,按計劃做到“天天清”、“段段清”,即今日事今日畢,絕不“欠賬”。在復習方面,力爭牢固掌握。當他們按計劃做好時,家長應予以總結表揚。還沒做好時,要幫助找原因,鼓勵他努力按計劃去做。久而久之,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就形成了,自學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幫助孩子“學會學習”
指導孩子學會遵循學習規律,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科學學習方法。學好功課不能單靠拼體力、磨時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舉個例子,有一個期期都名列班上第一的優秀學生談學習體會時說:“我的學習方法主要是‘三先三后’。即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先思考,后請教。”先預習,能知道每課、每單元都有哪些具體要求,重點是什么,這樣心中就有數,然后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這樣就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做作業前,先看書,把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回憶一遍,弄懂了再做作業。遇到難題,先盡能力思考,再向老師請教。這樣做效果很好。
還有一位同學在談到自己如何學習時是這樣說的:“善于思考,特別是在困難面前思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我記住了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有位數學老師問同學們從1到100的數字相加的答案,有的同學將100個數字依次相加,有的同學則將首數和尾數相加再乘以50,迅速得出5050的正確答案,這就是講了方法,動了腦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