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03 08:16:14
【參考譯文】
有個研究神農學說的人許行,從楚國來到滕國,走到門前稟告滕文公說:遠方的人,聽說您實行仁政,愿意接受一處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給了他住所。他的門徒幾十人,都穿著粗麻衣服,靠編鞋織席為生。
陳相來見孟子,轉述許行的話說:滕國的國君,的確是賢德的君主;即使這樣,還沒聽到治國的真道理。賢君應和百姓一起耕作而獲得食物,一面做飯,一面治理天下。現在,滕國有的是糧倉和收藏財物布帛的倉庫,那么這就是使百姓受到損害而供養自己,哪里算得上賢明呢!
孟子問道:許子一定要自己種莊稼然后才吃飯嗎?陳相說:對。孟子說:許子一定要自己織布然后才穿衣服嗎?陳相說:不,許子穿粗麻布衣。孟子說:許子戴帽子嗎?陳相說:戴帽子。孟子說:戴什么帽子?陳相說:戴生絹做的帽子。孟子說:自己織的嗎?陳相說:不,用糧食換的。孟子說:許子為什么不自己織呢?陳相說:對耕種有妨礙。孟子說:許子用鐵鍋瓦甑做飯、用鐵制農具耕種嗎?陳相說:對。孟子說:這些都是他自己制造的嗎?陳相說:不,用糧食換的。
用糧食換農具炊具,不算損害了陶匠鐵匠;陶匠鐵匠也是用他們的農具炊具來換糧食,難道能算是損害了農夫嗎?再說許子為什么不自己燒陶煉鐵,使得什么東西都是從自己家里拿來用呢?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種工匠進行交換呢?為什么許子這樣地不怕麻煩呢?
陳相說:各種工匠的活兒本來就不可能又耕地又兼著干。孟子說;這樣說來,那末治理天下,難道就可以又耕地又兼著干嗎?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當百姓的人干的事。況且一個人的生活,各種工匠制造的東西都要具備,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之后才用,這是帶領著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寧。所以說:有的人使用腦力,有的人使用體力。使用腦力的人統治別人,使用體力的人被人統治;被人統治的人供養別人,統治別人的人被人供養,這是天下的一般道理。
點擊查看更多:語文閱讀題
奧數網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數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