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必知國學典故(八)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9 17:05:30

小學必知國學典故(八)
1.空前絕后“誅十族”:朱棣入京即帝位后,立即誅殺建文帝的臣子、宮人、內官無數,并令建文帝的臣子方孝孺起草繼位詔書,方孝孺誓死不從,被朱棣誅殺“十族”共87人。朱棣誅殺建文帝的家眷及臣子共一萬多人,慘絕人寰。清初史家谷應泰嘆曰:“嗟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強漢之律,不過五宗……世謂天道好還,而人命至重,遂可滅絕至此乎!”
2.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派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從公元0年至年將近0年里,鄭和七次出海,前后到過印度洋沿海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
3.土木之變:公元9年瓦刺起兵犯大明,明英宗親征,兵敗退至土木堡,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國不可一日無主,于是,在群臣的簇擁下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史稱景帝。景帝力主抗戰,任命于謙負責指揮保衛北京,并取得了勝利,趕走了侵略軍。
4.奪門之變:于謙趕走了瓦刺軍,明英宗被放回后宣布退位,被代宗軟禁起來,7年,明代宗病重,大臣徐有貞、宦官曹吉祥擁太上皇英宗復位,史稱“奪門之變”。于謙等人不久被殺害。
5.庚戌之變:明世宗沉迷道教,大學士嚴嵩因善于起草祭神文書而被重用,官至內閣首輔(相當于宰相),公元0年,韃靼部落俺答兵犯大同,兵臨北京城下,嚴嵩閉城不戰,俺答部隊在城外燒殺搶奪,歷史上稱此為“庚戌之變”。
6.公元年,名將戚繼光、俞大猷(yóu)等在興化大破倭寇,斬殺敵眾000人,肅清倭亂,拯救被挾持百姓000多人,史稱“興化大捷”。
7.收復臺灣:年,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開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年月,鄭成功率軍趕走荷蘭殖民者,被荷蘭殖民者侵占了8年的臺灣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其后,鄭成功的子孫統治了臺灣0多年,直至8年,清軍進駐臺灣,鄭成功作為民族英雄,永留史冊。
8.東林黨人:明末清官顧憲成罷官至無錫,修復籌建了東林書院,得到了當局不滿的士大夫、官僚、知識分子和商人的支持,形成了社會輿論的中心。東林學院過去貼著一副著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聯是東林黨的領袖顧憲成所寫。反對他們的人稱之為“東林黨”。后遭到當朝閹黨魏忠賢的迫害,東林黨領袖先后被逮捕迫害,有“前六君子”和“后六君子”。明崇禎帝朱由檢即位后,懲治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東林黨人得以昭雪,并一度入閣。
9.公元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后來改國號為清,努爾哈赤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清太祖”。年名將袁崇煥在遼東打敗后金,努爾哈赤戰死,史稱“寧遠之戰”,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即位,即為“清太宗”。
10.闖王李自成:公元7年陜北白水縣王二揭竿起事,各地紛紛響應,李自成、張獻忠也加入了起事的隊伍。年李自成被推為“闖王”,年初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月,農民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樹下,統治中國7年的明王朝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推翻,月,原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引清兵占領北京,李自成退出北京,在轉輾河南、山西、陜西一帶,年被地方武裝擊斃,時年9歲。
點擊查看更多:國學文化
奧數網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數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