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魏了翁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5 12:44:35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魏了翁傳
魏了翁字華父,邛州蒲江人。年數歲從諸兄入學,儼如成人。少長,英悟絕出,日誦千余言,過目不再覽,鄉里稱為神童。年十五,著《韓愈論》,抑揚頓挫,有作者風。
慶元五年,登進士第。時方諱言道學,了翁策及之。授僉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盡心職業。嘉泰二年,召為國子正。明年,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召試學士院。韓侂胄用事,謀開邊以自固,遍國中憂駭而不敢言。了翁乃言:國家紀綱不立,國是不定,風俗茍偷,邊備廢弛,財用凋耗,人才衰弱,而道路籍籍,皆謂將有北伐之舉,人情恟恟,憂疑錯出。金地廣勢強未可卒圖求其在我未見可以勝人之實盍亦急于內修姑逭外攘不然舉天下而試于一擲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策出,眾大驚。
明年,遷校書郎,以親老乞補外,乃知嘉定府。差知漢州。會境內橋壞,民有壓死者,部使者以聞,詔降官一秩,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未數月,復元官知眉州。眉雖為文物之邦,然其俗習法令,持吏短長,故號難治。聞了翁至,爭試以事。乃尊禮耆耇,簡拔俊秀,朔望詣學宮,親為講說,誘掖指授,行鄉飲酒禮以示教化,增貢士員以振文風。復蟆頤堰,筑江鄉館,利民之事,知無不為。士論大服,俗為之變,治行彰聞。
改資政殿學士、湖南安撫使、知潭州,復力辭,詔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未幾,改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累章乞骸骨,詔不允。疾革,復上疏。門人問疾者,猶衣冠相與酬答,語蜀兵亂事,蹙額久之,口授遺奏,少焉拱手而逝。后十日,詔以資政殿大學士、通奉大夫致仕。
遺表聞,上震悼,輟視朝,嘆惜有用才不盡之恨。詔贈太師,謚文靖,賜第宅蘇州,累贈秦國公。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金地廣勢強未可/卒圖求其在/我未見/可以勝人之實/盍亦急于內/修姑逭外攘/不然/舉天下而試于一擲/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B.金地廣勢強未可/卒圖求其在/我未見/可以勝人之實/盍亦急于內修/姑逭外攘/不然/舉天下而試/于一擲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C.金地廣勢強/未可卒圖/求其在我未見/可以勝人之實/盍亦急于內/修姑逭外攘/不然/舉天下而試于一擲/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D.金地廣勢強/未可卒圖/求其在我/未見可以勝人之實/盍亦急于內修/姑逭外攘/不然/舉天下而試于一擲/宗社存亡系焉/不可忽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武學博士,中國宋朝時期設立的一種官職,主要負責教授學生兵書、弓馬等軍事方面的知識。
B.秩在古代既指官吏的俸祿,也指官吏的官階、品級,文中的秩采用的是第二個意思。
C.太師是官名,為輔弼國君之臣,與太傅、太保合稱三公,擁有實際的職權。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辭官的一種說法: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又稱乞骸。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魏了翁年少聰穎。他幾歲時跟從兄長入學,年紀稍長能日讀千言,過目不忘;十五歲寫成《韓愈論》,有韓愈的遺風。
B.魏了翁敢于直言。在科舉考試中因敢于談論當時忌諱談論的道學而登進士第,后被授予判官廳公事的職務。
C.魏了翁不畏權貴。當權的韓侂胄策劃通過開拓邊疆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官民憂慮卻不敢作聲,魏了翁上書據理力爭。
D.魏了翁頗有政治才干。眉州號稱難治,魏了翁到任后尊敬厚待老人,選拔人才,探視學宮,敦促教化,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復蟆頤堰,筑江鄉館,利民之事,知無不為。士論大服,俗為之變,治行彰聞。
(2)門人問疾者,猶衣冠相與酬答,語蜀兵亂事,蹙額久之,口授遺奏,少焉拱手而逝。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