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是培養興趣的前提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7 20:22:40

好奇心能促使孩子探索周圍未知的世界,在這過程中也許會受到傷害,但這是難免的,做父母的應保持孩子這顆好奇心,但如何做呢?下面介紹一個黑猩猩學習語言的實驗。
黑猩猩的學習時間是從上午十一點起,持續一個鐘頭左右,每當快到這個時段時,黑猩猩們就會顯得興奮而且迫不及待。它們非常想做,簡直一刻也無法安靜。有趣的是它們的學習熱度最多也就持續一個鐘頭,超過這個限度它們就開始不耐煩,變得無精打采。兒童亦是如此,他們依年齡及發育程度也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如果仍要他們吸收的話,就變成強制性行為了。因此,讓他們自發高興地去學習才會有好的效果。
興趣培養
有關好奇心的作用,井深大先生也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他曾委托一家幼兒園試用新發明的語言卡,這種卡上面畫有美麗的圖案,內藏英語拼音,放進特制的機器里能發出單字拼法。他們將200名2歲半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的孩子不使用語言卡,只跟著老師看一些畫有蘋果、鋼琴等的圖片學發音;另外的人則分成三組,每20人使用一臺語言卡機來學習,完全不由老師教導。而在這20人一組的小朋友中,很自然地又分成5人的小團體,并且會產生一個領導來,這個領導因為比較強硬,常抱著這臺機器不讓其他孩子使用,其他的孩子只好以很羨慕的眼光注視他,直到他厭倦后才搶著使用,甚至放學了還很賣力地在學習。
三個星期內,他們共學習了18個英文單字。然后老師將圖畫和英文拼音分開,讓孩子做連連看的測驗。這對2歲半的孩子可能難了些。結果,老師所教的的孩子平均得分31分,而以語言卡學習的孩子則平均得了72分,相差一倍以上。換句話說,在游戲中學習的孩子成果較佳。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結果是,在語言卡學習的孩子中,那個強占著機器的孩子的分數反而沒有那些在一旁觀看的孩子分數高。
后來當孩子們能夠一人使用一臺機器時,發現他們的成績卻不盡理想。這個試驗說明,教育必須要有使學習對像處于饑渴的學習心情才能成功。
可見,如果教育把追求機會均等并做為追求的目標,反而會事半功倍,抹殺孩子的學習欲望。所以不管是競爭、是忍耐,或是自我表現的欲望,都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有效吸收。
現在的教育似乎不屑以“饑渴”吸引孩子,只會擺一大堆難吃的食物在桌上,命令孩子非吃不可。為了讓孩子成為好學生,家長特地為他們準備了自己的房間,讓孩子進補習班。提供應考的參考書……幾乎全部都為他準備齊全了,這反而讓他很難產生自發的需求。
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只對某些事感興趣的孩子,由于無法適應,只好加以抗拒,將自己封閉于自我的世界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