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傅雷引導兒子傅聰學習音樂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7 20:14:31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他的兒子傅聰19歲時參加第四屆國際青年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藝術比賽,獲鋼琴三等獎;21歲時,他又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三等獎。傅聰成名后,當問及他是怎樣走上音樂道路并取得成功時,他總是把父親稱作他學音樂的第一位老師。那么,傅雷是怎樣引導孩子學習音樂的呢?
傅雷對子女教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在孩提時期,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天賦,并進行正確引導;如果逆天賦而行,那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基于這樣的想法,當傅聰還在三四歲時,傅雷就在他的心靈活動中尋找他天賦的閃光點,開始為傅聰鋪筑人生之路了。
起初,傅雷曾讓傅聰學習美術,因為傅雷覺得自己精通美術理論,又有許多朋友是中國畫壇巨匠,如果傅聰能拜他們為師,博采百家之長,定會在繪畫上大有作為。
鋼琴培訓
誰知傅聰不是繪畫的料,他在學畫時心不在焉,那些習作幾乎都是鬼畫桃符、亂筆涂鴉,絲毫沒有顯露出預期的那種美術天賦。而與此同時,傅聰的一些細微愛好則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發現兒子鐘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搖留聲機,每當留聲機放音樂唱片時,兒子總是一動不動地靠在它旁邊靜靜地聽,一掃小男孩那固有的調皮好動的天性。
于是傅雷果斷地讓傅聰放棄學畫而改學鋼琴,此時傅聰已7歲半了。但傅聰的每一個細胞好像都是為音樂而存在的,他學琴僅幾個月,就能背對鋼琴聽出每個琴鍵的絕對音高。啟蒙老師雷垣教授肯定博聰“有一對音樂的耳朵”。傅雷最終認定,自己確實發現了傅聰的音樂天賦。
傅雷為傅聰買回一架鋼琴,傅聰每天放學回家做完功課就全身心地撲在鋼琴上。在規定的彈琴時間里,傅聰沒有活動自由,傅雷在樓上工作,傅聰在樓下彈琴。一聽到樓下琴聲停止了,傅雷就用準備好的木棍敲擊地板,督促他繼續練琴。傅聰學琴十分刻苦,就是在酷暑天,汗水濕透了衣褲也不肯休息;而他對音樂的理解也有獨到之處。
傅雷立身處世的原則是做一個”高尚的人”,他也用這一原則教育兒子。他矚咐兒子要永遠記住四句話:“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后才是鋼琴家。”
在父親的教育下,傅聰脫穎而出。1953年夏天,經過選拔,傅聰前往羅馬尼亞參加第四屆國際青年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鋼琴比賽。在聯歡節上,傅聰演奏了斯克里亞賓,效果極佳。聯歡會后,國家又派遣傅聰到波蘭學習鋼琴,導師是“肖邦權威”杰維茨基教授。半年后,經過一個月的緊張角逐,傅聰摘取了第五屆國際肖幫鋼琴比賽的“瑪祖卡”獎,震驚了中外樂壇。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