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初中階段明顯的差異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7 15:31:56

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
小學期間,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科也相對簡化,主要學習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課程。
語文主要是識字教育和簡單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數學主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觀、感性的知識,并沒有細化了的完整的學科知識。老師的教學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的完整體系。
進入中學以后,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學習內容也逐步加深。
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
這些學科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進入初中以后,隨著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初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會很大,同時也會出現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初中成績相關不大。
根據有關專家調查研究,在小學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后繼續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小學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后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
進入初中以后,學習靠的不再是聽話,做一個乖孩子就行了,更多的靠的是自覺、主動的學習態度、合理適宜的學習方法和獨立創造的學習能力。
、陔S著學習內容的加深,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表現得越來越突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對初中的學習都不敢放松,稍一放松,學習就會開始出現好的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蹖W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的差異。
學習優秀的學生由于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松自如而依舊學有余力;學習困難的學生則忙于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松的狀態,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進入初中以后,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