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4-22 14:17:36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數學下冊 《認識比例尺》教案
四、 探討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呈現北京市地圖讓生找出“比例尺 ”
師:這種表示方法叫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地面上50千米的實際距離。
師:如何把這幅地圖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改寫。師板書例1.
師:誰能說說改寫時要注意什么?
師生共同小結。課件出示:(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50千米改寫成用厘米作單位的量時,50后面應補5個0(2)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3)比的前項為1
師:怎樣把數值比例尺改寫成線段比例尺呢?
呈現課本第53頁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師強調實際距離的單位要改寫成所要求的單位。
(設計意圖:將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的互化安排在一起教學,便于學生比較,讓學生在嘗試性地改寫、練習中理解并掌握。)
五、鞏固練習,深化概念
1、我會判斷
(1)比例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尺子 ( )
(2)一副圖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實際距離擴大80倍 ( )
(3)比例尺的后項一定比前項大 ( )
(4)把線段比例尺 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是1:8000000 ( )
2、教師黑板的長為3米,在圖紙上的長為3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3、精密儀表上的一個零件4毫米,量得在設計圖紙上的長度是8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設計意圖:這些練習,既鞏固新知,又讓學生體驗思維的樂趣,既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的表現如何?給自己打打分。
七、布置學生填質疑卡
八、作業 課本練習八的第2、3題
比例尺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體會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實際,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樂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實用性和科學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讀圖、用圖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合作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比例尺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復習比例尺的意義:
剛才老師了解到同學們的五一安排非常豐富,其實在我們學校周圍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地圖,你能看到什么?還能看到什么?(觀察的非常細致)比例尺1: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還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識?
預設生1:圖上一厘米表示實際中的一萬厘米,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
2: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3:同樣的知道(比例尺)、(圖上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實際距離)
那么知道 (比例尺)、(實際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圖上距離)
也就是說知道其中的兩個量,我們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2、揭示課題。
大家對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實比例尺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尺的應用。(貼出課題)
二.教學求實際距離.
1、求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下面,我們就帶上比例尺,進行一次地圖上的旅行吧。現在我們從東門小學出發到鐵塔寺。
(1)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一:生提:圖上距離是多少? (測量)
預設二: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實際距離大約多少米?(評:真了不起,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與問題, 要求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我們就必須先知道什么? 老師給同學們也提供了同樣的地圖,請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從我們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生做,師巡視
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來說說你的想法?
方法一:方程。
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式?
使用這種方法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剛才我們根據比例尺的數量關系,利用比例尺的意義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他同學還有不同方法嗎?
方法二:生:“4÷1/10000”求出的是實際距離。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這里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實際距離是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比例尺相當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商。而“除數=被除數÷商”,所以可以推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我們組就是根據這種關系求實際距離的。
這種方法也不錯。
方法三:我們組是這樣想的:根據比例尺“1∶10000”推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0倍,所以從學校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結果之后,因為單位不統一,所以還要把實際距離的單位轉化為“米”,隨即問:怎么列式?(教師板書)
2、比較幾種算法。
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思考。從不同角度,想出多種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
這些方法中,你更欣賞哪一種?為什么?
教師小結:我們的數學就是那么奇妙,在變與不變之間存在著一定得規律。雖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義來靈活解答的。
3、練習:先量出鐵塔寺到濟寧人民公園的圖上距離,再算出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游覽了古老的鐵塔寺,讓我們再一起去從新修建的濟寧人民公園逛逛!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
想一想,要求從鐵塔寺到濟寧人民公園的時間?我們必須先求什么?
運用我們剛才研究的知識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做,師巡視
生1:(方程)師:怎么想的?
生2:計算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了地圖旅行中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比例尺的應用還有很多,看一下這兩道題,先仔細讀題,想一想,做在練習本上。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出示:按1: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郵電大樓模型,高為16.8厘米,郵電大樓的實際高度是多少米?師讀題
獨立完成。
按10: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表截面圖,圖中的表盤的直徑是20厘米,這個表盤的實際直徑是多少厘米?
學生獨立解答; 匯報交流。
2、提高練習:
課前的談話中,老師了解到同學們有的想到濟寧周邊游玩。
出示:課件 你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想一想,再做出來。
生讀
匯報:兩種方法
觀察這兩種方法,你想說些什么?
3、老師還了解到,有的同學想到省內給地走走,看這是我們山東省的一幅地圖。 自己設計出你的出游路線,算一算行程。
四、回顧小結:
在我們課本八十七頁,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知識就能幫助你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你的旅程。
祝愿大家能夠渡過一個愉快的五一假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