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五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19-04-20 14:09:25
⑦ 《草船借箭》節選自我國著名歷史長篇小說 ,這部小說寫的是三國時期 三國的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一、閱讀《“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問題。(8分)
一語未了(lia?o le?),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ze?nɡ ce?nɡ)迎接遠客。” 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 )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xi? ji?)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近來。這個人打扮與眾不同( ):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 zha?o cha?o)陽五鳳掛珠釵;項下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
1、請在括號里用“√”給本文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分)
2、請為畫橫線的詞語寫一個近義詞,將其填在旁邊的括號里。(1分)
3、本片段的主要內容是:
。(1分)
4、請用“ ”畫出 王熙鳳衣著的句子。(1分)
5、《“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個片段是節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________ _,文段通過________ 和_______兩個方面的 ,向我們展示了一個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的人物形象。(3分)
(二)、 ,回答問題。(12分)
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深受人們的敬重。
老鎖匠老了,為了不讓他的技藝失傳,他挑中了兩個年輕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
一段時間以后,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本領。但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 。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柜,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利者。結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鐘就打開了保險柜,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
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師傅,里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里面有什么,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微微一笑說:“其實,不管干什么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技藝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否則,心有私念,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打開保險柜取錢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說完,鄭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給短文加上合適的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1分)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應查___,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_部。(1分)
3、在文中括號里合適的詞語上打“√”,師傅這樣做的理由是(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1分)
4、 開好鎖后,老鎖匠問兩個徒弟時,他們各是怎樣的表情:大徒弟
可見他 ;二徒弟 ,可見他 。(2分)
5、老鎖匠說:“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這“不能打開的鎖”指的是 。(2分)
6、如果我是大徒弟,從此我將會: 如果我是二徒弟,從此我將會: 。(2分)
7、閱讀本篇短文,我的 是:
。(3分)
一、 語文實踐。(6分)
1、寫信封的正確格式應是在信封的左上角寫上收信人所在地的( ) ,信封中間寫上收信人的( ) 和( ) ,最后在右下方寫上寄信人的( ) 和郵政編碼,還要在信封的右上角貼上郵票。
2、借物喻人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方法,運用此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物與人相似點。下列事物都用來比喻哪類人呢?(寫人物品質)
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蘭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蠟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文:(25分)
要求:不限內容、范圍,無論是見聞、感受還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寫的內容都可以寫。在寫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寫什么,再回憶一下這學期學了那些表達方法,并試著把一些方法運用到這次習作中。習作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摯,語句要通順,不少于500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