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1-02 22:24:28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邯鄲學步》語文教案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具準備:
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嗎?為什么喜歡呢?(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歸納:成語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國語言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幾乎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動聽的故事,今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走進第6課《成語故事二則》。
2.板書課題,指名讀題,指導讀準“邯鄲”,并簡單了解邯鄲。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首都。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生字詞。
2.說說你認識了課文哪些生字,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教師相機課件出生字)。
3.檢查自學情況。
(1)“燕”在課文中讀第一聲,不要讀作第四聲;“姿”是平舌音;“勢”是翹舌音。
(2)發現“燕”的字行特點,上部是“甘”。“姿、勢”都屬于上下結構的字,且上部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姿”字上窄下寬,“勢”字上寬下窄。
(3)采用多種方法記生字,如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次一姿”“執一勢”。
三、再讀課文,感悟道理
1.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邊讀邊想,你對燕國少年有什么看法,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3)說說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小組討論:為什么燕國少年到最后連自己原來走路的姿勢都忘了?(提示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句子或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理解)
3.全班匯報交流討論結果,教師相機引導。(相機板書:一味的模仿別人,反而失掉了原來的技能。)
4.自由讀課文,讀完后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一講。
5.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這位少年回到燕國后,回發生什么事?人們會對他說些什么?找幾個同學演一演。
四、總結拓展,形成運用
1.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邯鄲學步這樣的事呢?(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
2.作業。
(1)把讀完這篇課文的感受寫成一句話送給你的朋友。
(2)回家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成語古事二則
邯鄲學步
學走路 爬回去
一味的模仿別人,反而失掉了自己原來的技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