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8-12-01 15:12:01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五年級上冊 數學說課稿
四、說教學程序
(一)優化教學導入: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采用故事導入:使學生理解“依次不斷重復”、“循環”。
接著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循環事例,如交叉路口的紅綠燈,一年四季,鐘表的時針、分針等加深認知,為后面的學習作好鋪墊。此時,教師順勢說明:數學中也存在這種有趣的循環現象,多媒體課件出示第27頁王鵬賽跑的情景圖。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調動起來了,以此導入新課。
(二)優化教學過程:明確目標,自主探究,師生互動
新課程理念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式學習,以課堂的講授為主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為主。趁者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調動起來之際,我設計了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算式400÷75,引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能發現什么?
利用多媒體吸引大家一起關注到主要問題上:為什么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學生猜想如果繼續除下去,商會是多少?然后請學生進行驗證。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當商除不盡時用省略號表示,接著介紹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和讀法,從而學生初步認識像5.333…這樣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小數,就是循環小數。
接著教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例9:28÷18、78.6÷11,然后在小組內討論:這兩個算式能不能除盡?它們的商會不會循環?如果循環它們是怎么樣循環的?
學生獨立完成例9、討論結束后,教師引導觀察“比較1.555…、7.14545…這兩個循環小數,說說他們有什么不同之處?”引出循環小數的意義: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同時介紹循環節的概念和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以上整個過程教師不再以講為主,只是導演,學生是主角,耳、眼、口、腦、手“全頻道”表演,盡情表現。親身經歷、體驗、感受循環小數相關概念的形成過程。
在學習上述知識后,讓學生想一想,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計算:15÷16= 1.5÷7=
教師提問:這兩個算式的商是整數嗎?讓學生計算并討論,匯報。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歸納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概念: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例如0.9375是一個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例如0.2142857142857……是一個無限小數;循環小數屬于無限小數。
(三)優化課堂練習,培養能力
教師在練習題的設計上盡量避免簡單的重復和模仿,力求典型、多樣、深刻、有趣,尤其強調具有開放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需求,充分釋放每個學生的潛能和才華,讓人人體驗成功的快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