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方法有哪些(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9 18:03:44

這第三個里程碑,并不是一帆風順,造成計算機在教育領域悲慘命運的主要原因不在技術,而是在技術之外。國內外大量的研究也是表明,造成教育領域信息化步伐滯后的最主要的原因既不是在技術,也不在經濟,而是在陳舊落后的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束縛。 若是要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以上這個三個方面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如何改變的。
在新課程里,學習方式有了一些新的變化。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話來說,就是“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有三個特征:
第一,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參與設計評價指標,自己制定學習進度。
第二,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喪失這一點,就不可能有本真的自主學習,如果教師簡單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無目的地展開活動,而不去引導他們積極地發展思維方式,那么這種學習則不是自主學習。
第三,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的調適。自主學習不僅僅是一種自覺的學習,它還涉及學生的元認知過程和元認知能力。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自主反思和自我調節。
二、合作學習 目前采用最多的合作學習樣式就是小組合作。不難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小組成員角色任務的落實及其有效的溝通方式。具體來說,綜合實踐活動的小組學習,要體現以下幾點。
第一,小組成員中的每個人積極承擔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通俗地說,就是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責任,人人有任務。每個人所承擔的任務都是共同任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小組成員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地進行促進性的互動;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支持、配合、溝通與互動機制。這種機制是合作與相互促進的保證,是小組成員通過交流與互動最終達成每個人整體發展的保證。
第三,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大學用的最多的就是這種學習形式,不管是學習理論還是數字錄音技術,都是需要小組合作,商量討論,來尋求達到一個最好的學習效果。
三、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指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與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必須依賴有效的探究學習,這個實施過程必須具有四個基本要素。
一是問題或主題。探究什么?
二是方法。探究具有一整套規范的研究方式、方法規范和邏輯規則,離開了這些規范和規則,探究就可能淪為表層的問答。
三是過程。首先要以問題為中心,搜集研究素材和有關科學事實,然后分析與解決問題,再然后發現新的問題。以問題為中心,以假設為起點,以事實為依據,以操作分析思考為活動,獲得認識,檢驗或總結研究結果,這是探究的基本過程,缺乏哪一個環節都不是完整的探究活動。
四是條件。探究的環境可以是實驗室條件,也可以是開放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在環境中,運用相應的工具,搜集科學事實和研究素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