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孩子良好性格 家長這樣做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17 13:19:48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在性格上有缺陷的人,其人際關系的協調性和社會適應能力都會受到嚴重影響,也會遭到更多的精神刺激,容易形成心理矛盾沖突和緊張狀態,誘發心身疾病。可見,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對青少年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人的性格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每個人所處的具體環境和教育條件的不同,會使他們形成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特征。換句話說,性格的形成固然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也可以運用社會生活、家庭熏陶、學校教育和個人心理作用的影響來培養。正是因為人的性格對于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直接、間接的影響,家長更應該注意從小培養,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
孩子在嬰兒時期性格就開始萌芽,從學齡期起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這時,兒童大腦的興奮性增強,睡眠時間相應減少,活動量也隨之增大。與此同時,大腦的抑制過程增大,主要表現為學齡兒童能細致地分析和綜合外界事物,更好地抑制自己的行為。
孩子入學后,改變了從前以家庭關系為主的狀況,建立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其接觸與聯系也日益廣泛和增多。這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的起點。在這個時期,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引導孩子對學習發生濃厚的興趣,使之成為自覺行動。有些兒童由于不適應學校的陌生環境,產生焦慮和恐懼,因而不愿去學校。這種現象叫做“學校恐懼癥”,是兒童神經官能癥之一。
初入學的孩子要學會自己吃飯、穿衣和整理書包等,不要事事依靠別人代做。父母如果遷就、溺愛或不相信他們的能力,甚至過分照顧,就會損害孩子獨立性的發展。同時還應要求孩子按時起床和完成作業,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孩子到了初中階段,已具備一定的性格特點。在這個階段,孩子生理、心理逐漸成熟,知識逐漸豐富,視野逐漸開闊,同時面臨著畢業、升學、就業乃至戀愛婚姻、獨立生活等一系列問題,性格必然迅速發展。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轉折時期,如果家長能及時地予以引導點撥,幫助教育,就會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要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培養高尚的情操、樂觀的情緒、堅強的毅力。
作為家長,還要注意幫助孩子積極地適應社會環境,在改造不良環境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性格。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難,家長就出來幫助,甚至越俎代庖,這樣就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要注意客觀地分析孩子的不良性格,耐心細致地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不良性格,如急躁粗野、優柔寡斷、膽小脆弱、怪僻離群等,并教育孩子自覺地克服、戰勝它。
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不是靠孤立的哪一種修養就能實現,它與優秀的品質、正確的態度、飽滿的精神、堅強的意志等密切相關。因此,家長應引導孩子從多方面作堅持不懈的努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