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二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10-08 14:55:42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說課稿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神州謠》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神州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識字課。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三字經”歌謠,共8句,寫的是祖國的山川河流、臺灣是祖國、祖國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奮發。教學時可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系祖國版圖和教材中的圖畫,引導學生用多樣和有趣的朗讀讓學生記住字音,運用平時學過的記字方法記住字形。
2、教學目標: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著重培養學生多種識字能力。依據教材側重點和獨特的語言編排形式;根據新課標要求低年級能使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我將三維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會認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感知三字經的語言形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3、說教學重難點:
識字、能準確讀格書寫三個生字是本節課的重點,但能正確讀好課文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將能正確、流利讀課文定位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采用集中識字的方法,啟發學生思考。通過觀察、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這樣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背誦《三字經》,為學生感受本課語言形式做好鋪墊。
2、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學生猜字——州,初步了解“州”的演變過程,相機指導書寫。
(2)、(出示中國地圖)瞧,這是什么?它像什么?對,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就是我們祖國的地圖。通過預習,你知道中國還有其它名字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初讀課文:
師范讀,要求眼隨耳動、聽準字音、感受新三字經的節奏美。
4、集中識字:
學生借用拼音認讀本課詞語,詞中認字。分類識字,利用查字典或工具書來清楚自己不明的部首,既是對學法的引導,又是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組詞、生自由交流識字方法、猜字游戲、字卡變變變這一環節,通過生字識記方法的多樣和復現,加強記憶。
5、再讀課文:
四個小組比賽讀,生評價。男女對讀課文,師評價。
整個識字部分概括起來,就是在文中初識、整體識記,再在詞中加深記憶,然后單獨強化理解明晰,最后讓字回到文中,突破讀好、讀正確課文這一難點。
6、指導書寫:
注重訓練學生的讀格和觀察能力,寫好撇和捺。
7、游戲認字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情緒得以舒緩,學起來更輕松。
8、作業:
在本子上規范書寫“州、齊、奮”,朗讀并背誦課文。
四、說板書:
課題中相機指導書寫“州”,并對學生歸類的生字方法進行板書,繼續培養他們觀察、歸類、多種識記生字的方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