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8 12:59:0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五年級上冊 說課稿
一、 教學方法:
⒈情景教學法:課文中所講的故事在任何人的成長經歷
中都有可能發生過,為學生創設一個接近自己生活實際的學習情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降低了本文篇幅過長、語言過于修飾、形式過散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很快的捕捉到課文的主要內容。
⒉啟發式教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要達到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具體要求的一條就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圍繞這一目的的實現,課程標準又進一步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課文中關于事情起因的語言描述,很精彩,有借鑒和積累的意義,對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很好的例子。從文章內容看,可以預設學生很快會找到段落,也能熟練地讀出來,并且能很快的抓住重點,事情的起因是作者 喜歡賴床。但是,真正能理解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三言兩語就可以交代清楚起因的用意 卻有一定的難度,而理解好這些,又是理解全文的基礎,因此,采用啟發式教學,既可以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也可以幫助學生發現沒有留意的,作者卻別有用心的內容,同時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 學習方法
⒈讀書法:“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的
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這是語文課標在學習目標的價值取向中的闡述。加之本文屬于散文,內容形式的過散,語言的細膩,五年級學生要感悟起來確實很難。因此,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書,引導學生和書本對話,為后面的探究和合作做好鋪墊。可以采用以講故事的形式讀文、比賽讀和片段精讀的方法。(本文篇幅長,讀完一遍需要6分鐘,因此全文讀書課內只安排2遍。)
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
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讀書環節創設合作讀書的氛圍,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有聽眾,會更加努力的讀好課文,提高讀書效率。在理解事情起因的部分,開展自主探究,倡導生生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真真切切感受作者當時矛盾的內心(由“愁”的內容:因懶惰而賴床、因賴床而遲到,因遲到而引來同學的恥笑而害羞,因避免學生恥笑而奔走上學路上的恐懼等等的復雜內心)
四、教學流程
⒈創設情景,引入課文。
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類似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關于“遲到”的故事,達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便于很快捕捉課文主要內容,降低學習難度的目標,同時,潛意識中發現作者寫作與自己的不同。
⒉多種方法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⒊引導學生重點理解透事情的起因。
圍繞重點句“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一陣愁。”和“我聽著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理解作者因為“賴床”而導致的慣性的舊愁加上“有一天”(故事發生的這一天)的新愁,真是愁上加愁,愁得不得了來分析事情的起因。引導學生明白,正因為這種復雜的心里刻骨銘心,才有父親的教育難以忘懷,才有在父親病危時自己瞬間感悟——即父親的嚴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才可以是事情的發展順理成章,結果是自己春天早到校,冬天也早到校,一生都遵循父親的遺愿“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⒋學習結果,形成完整的概念。
⒌作業:勾畫父親對我教育以及送傘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為下文學習作好預習。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