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8-23 17:58:20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四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月光曲》語文教案課時一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生字,理解“傳說、譜寫、幽靜、純熟、清幽、恬靜、陶醉”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關鍵語段,了解并簡要概括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
3.從貝多芬的言行中體會他豐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樂家對窮人的同情和對音樂的熱愛。
4.初步感受聯想的表達作用,體會《月光曲》的魅力,背誦文中描繪的《月光曲》的情景。
課前準備:
1.為課文標注自然段序號。
2.把生字讀正確、課文讀通順。
3.圈出不理解詞語,并嘗試解決。
教學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月光曲》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導入 揭題質疑
1.讀題。
2.介紹貝多芬。
3.提出疑問:《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
二、初讀感知 自主學習
1.學生圍繞“《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自學。
2.組織交流。
說明:在揭示課題后,學生通過聽,了解與《月光曲》相關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初步了解傳說中《月光曲》譜成的大概過程。
三、合作探究 精講點撥
(一)學習2—7自然段,體會人物情感。
1.創設情境,理解“幽靜”,了解貝多芬走近茅屋的原因。
說明: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理解“幽靜”這一詞語的意思,體會作為一個音樂大師,身處這樣的意境中,很容易觸動創作的思緒。
2.學習兄妹倆的對話。
⑴引導學生在轉述對話的過程中體會盲姑娘對音樂的喜愛,感受兄妹倆互相體諒的真情。板書要點,隨機指導朗讀。
⑵指導分角色朗讀。
⑶根據要點概括對話的大意。
說明:課文第3小節作者重點描寫窮兄妹倆的對話,這既讓貝多芬感受到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又讓他感受到兄妹倆之間的真情,這是他為盲姑娘彈奏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起因。教師抓住這一寫作特點,讓學生在轉述對話、圈畫批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揣摩人物的情感,同時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要點信息,簡要概括對話的大意,為達成本課時簡要概括《月光曲》譜成經過這一訓練目標作鋪墊。
3.了解貝多芬走進茅屋后做了哪些事。
4.學生交流。
5.圍繞“貝多芬為什么彈了一曲再彈一曲”深入研讀。
⑴聯系上下文,想象寫話,揣摩貝多芬當時心里的想法。
⑵組織交流,隨機學習盲姑娘和貝多芬的對話。
品讀盲姑娘的語言,體會她激動的心情,了解她不僅懂音樂而且熟知貝多芬的音樂。隨機理解“純熟”。
品讀貝多芬的語言,感受貝多芬小鎮遇知己時的心情及對盲姑娘的敬佩。
⑶指導朗讀對話。
⑷小結貝多芬彈了一曲再彈一曲的原因。
說明:教學時,先讓學生抓住主要事件整體了解4-7小節這部份內容,再通過聯系上下文想象寫話,揣摩貝多芬當時心里的想法。在交流中相機學習盲姑娘和貝多芬的對話,由此了解貝多芬彈了一曲后又決定即興創作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發展。
(二)感受意境,指導概括。
1.誦第8小節,渲染貝多芬創作時的情境。
2.出示第9小節,初步感受文中《月光曲》所描繪的意境。
3.引導學生根據貝多芬的行為線索簡要概括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
4.明確下一節課學習的內容。
說明:通過教師有感情地誦讀,將學生帶入貝多芬創作時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當時正是由于情、景的交融,觸發了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初步感受《月光曲》的意境之后,引導學生簡要概括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過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