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期興趣培養(yǎng)的兩大誤區(qū)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shù)網整理 2018-07-19 14:10:30

早期興趣愛好培養(yǎng),是指在孩子童年期,利用大腦半球急劇增長、分化的有利時機,挖掘潛能,使之早慧。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對文化科目以外的學科產生學習興趣,讓孩子接觸、了解、熟悉更多的事物,增加閱歷、擴大視野。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
【誤區(qū)一】
家長:我感覺孩子對藝術沒興趣,所以沒讓她學。
沒有人對某一門學科的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尤其是需要付出一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的。但是孩子對一件事物的興趣,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培養(yǎng)。
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孩子并不是太排斥的情況下,直接讓孩子去學習某一門知識。比如主動教孩子唱歌、跳舞、繪畫。然后鼓勵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取得的成績。讓孩子充分獲得認同感,成就感,這個時候興趣就上來了。
間接的方式是指某些孩子在某一門有必要學習的學科面前體現(xiàn)出排斥情緒的時候,家長或老師可以通過間接引導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比如給孩子講講名畫中的故事、耳熟能詳?shù)乃囆g家們的故事;或者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等等。讓孩子在‘無意中‘中得到文化的熏陶與興趣的培養(yǎng)。
《孩子們參觀博物館》 圖片來源于網絡
給大家講一段我小時候的經歷,大約在我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經常聽到父親在各種場合夸獎他多年前教過的的一名學生。故事過程大致是這樣的:頭天晚上學校組織學生們觀看了一場《西游記》題材的電影,同學們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在他的一堂語文課上,他發(fā)現(xiàn)一名四年級的學生上課沒認真聽課,一直埋著頭在課本上很入神的涂抹著什么,他走近一看,原來這個學生是在畫昨晚看的電影鏡頭里面的畫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畫得惟妙惟肖,所以父親每次提起這個學生總是忍不住的稱贊一番,因此父親破例沒有責罰他,而是夸贊他畫得很好,只是讓他下次別再課堂上做別的事情。
屢次聽到父親在各種場合夸這個學生,我相信他并不是為了讓我對畫畫產生興趣才說的,我想那個學生一定是畫的非常好,才能給老師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因為這個故事甚至到了我上高中后他偶爾都還會講起,還是會忍不住的稱贊一番,聽多了之后我也有了種“我也想畫畫的沖動”,因為我當時的動機是:我也想被別人這樣夸獎。
大家注意到幾個關鍵點了嗎?
第一,我對繪畫的興趣就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培養(yǎng)起來的,而且是無意的。因為家里并沒有藝術的這個傳承,父親是教語文的。小時候父親的意愿是希望我長大后往政府職員這個方向走。只是發(fā)現(xiàn)我二、三年級時就對繪畫有了濃厚的興趣,他也極力支持,并想方設法讓他的一些略懂繪畫的同事們有機會就指導一下我。只是也許到今天他都不知道我究竟是如何對繪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的。
第二,對孩子的引導一定要是持續(xù)性的引導效果才會更明顯。
第三,孩子相當希望獲得認同感、成就感,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希望被夸獎。
根據(jù)我的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孩子其實可以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向去發(fā)展的。只要你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