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就是你命運的守護神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4 14:27:22
解讀“性格就是命運”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性格是與生俱來、伴隨終身的,永遠不可擺脫,如同不可擺脫命運一樣;二,性格決定了一個人在此生此世的命運。
那么,能否由此得出結論,說一個人命運的好壞是由天賦性格的好壞決定的呢?我認為不能,因為天性無所謂好壞,因此由之決定的命運也無所謂好壞。明確了這一點,可知赫拉克利特的名言的真正含義是:一個人應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個靈魂在天外游蕩,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譯成:“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的確,一個人一旦認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護一樣,不會在喧鬧的人世間迷失方向。
心靈土壤
在人類的精神土地的上空,不乏好的種子。那撒種的人,也許是神,大自然的精靈,古老大地上的民族之魂,也許是創造了偉大精神作品的先哲和天才。這些種子的確有數不清的敵人,包括外界的邪惡和苦難,以及我們心中的雜念和貪欲。然而,最關鍵的還是我們內在的悟性。唯有對于適宜的土壤來說,一顆種子才能作為種子而存在。再好的種子,落在頑石上也只能成為鳥的食糧,落在淺土上也只能長成一株枯苗。對于心靈麻木的人來說,一切神圣的啟示和偉大的創造都等于不存在。
基于這一認識,我相信,不論時代怎樣,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精神生長的必要資源,因為只要你的心靈土壤足夠肥沃,那些神圣和偉大的種子對于你就始終是存在著的。所以,如果你自己隨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見利忘義,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精神平庸的時代了吧。如果你的心靈一片荒蕪,寸草不長,你就不要怨怪害鳥啄走了你的種子,毒日烤焦了你的幼苗了吧。
那么,一個人有沒有好的心靈土壤,究竟取決于什么呢?我推測,一個人的精神疆土的極限,心靈土質的特異類型,很可能是由天賦的因素決定的。因此,譬如說,像歌德和貝多芬那樣的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般的精神世界,或者像王爾德和波德萊爾那樣的奇花怒放的精巧園藝般的精神世界,決非一般人憑努力就能夠達到的。但是,心靈土壤的肥瘠不會是天生的。不管上天賜給你多少土地,它們之成為良田沃土還是荒田瘠土,這多半取決于你自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留心開墾自己的心靈土壤,讓落在其上的好種子得以生根開花,在自己的內心培育出一片美麗的果園。誰知道呢,說不定我們自己結出的果實又會成為新的種子,落在別的適宜的土壤上,而我們自己在無意中也成了新的撒種人哩。
懷念和追求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說:“世間任何事物,追求時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的興致濃烈。”又在《無事煩惱》中說:“我們在享有某一件東西時,往往一點不看重它的好處,等到失掉它以后,卻會格外夸張它的價值,發現擁有它時所看不出來的優點。”
如此看來,意義的源泉是追求和懷念,而不是擁有。擁有的價值,似乎僅在于它使追求有了一個目標,使懷念有了一個對象。擁有好像只是一塊屏幕,種種色彩繽紛的影像都是追求和懷念投射在上面的。
其實,對于人性的這個特點,人們已經談論得很多,而且往往把它看作弱點。的確,人這樣地重難輕易、舍近求遠,是不是太傻了?如果人更珍惜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更專注于眼下的享受,豈不能夠生活得更加平靜而快樂?
可是,換一個角度看,我倒覺得,這個特點恰恰也是人的優點,它表明人天生就是一種浪漫的動物。對于人來說,一切享受若沒有想象力的參與,就不會是真正的享受。人的想象力總是要在單純的物之上添加一些別的價值,那添加的部分實際上就是精神價值。如果沒有追求的激情在事前鋪張,懷念的惆悵在事后演繹,直接的擁有必定是十分枯燥的。事實上,懷念和追求構成了我們的精神生活的基本內容。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