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什么性格的孩子,就給了他什么樣的命運(二)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4 13:20:20
1. 尊重、理解、順應孩子的天性
常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服管教、脾氣暴躁,其實很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天性活潑好動的孩子,家長非要逼著他安靜待著哪里都不許去;生來內向害羞的孩子,家長總是強迫在人前表演節目······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違反孩子性格天性,孩子感到渾身不舒服,甚至心理產生焦慮和陰影,更加不利于培養他良好的性格。
順應孩子天性,不意味著任孩子為所欲為。家長首先應當充分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性格特點,然后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引導。
例如孩子過于內向,不是說用生硬的方式強迫孩子敞開心扉變得熱情奔放,內向的性格也有它積極的一面。而是要循序漸進,科學地引導孩子體會到與人溝通交往的樂趣,讓孩子自發地產生自然的轉變。正如李嘉誠所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
2. 保持平等的父母與子女關系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寫到,盡管孩子已經14歲了,但朋友來家中問孩子的情況例如幾歲,在哪里上學等,都是對著她說而不是直接問孩子。龍應臺后來干脆對朋友說,請直接問孩子吧。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數不勝數,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父母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仿佛只要孩子跟大人一起,就只是一個附屬品,沒有表達自我的權利。
其實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與大人都是平等的。父母只有培養教育孩子的權利,而沒有控制、命令孩子的權利。同樣的,也不應放縱孩子控制父母,比如拿哭鬧、不吃飯等行為要挾父母滿足要求。
家長應當學會傾聽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感受到他也和父母一樣是家庭中的一員,擁有自由表態的權利,
雙方能夠相互尊重,父母不對孩子發號施令、孩子不對父母大呼小叫。在這樣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中,自然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想要孩子性格好,家長得先有好性格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言所行都會折射到孩子身上。性格溫和慈愛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想必也是謙遜寬容的多;相反,飛揚跋扈、斤斤計較的父母,孩子性格或多或少總帶有自私、狹隘的一面。
想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家長應當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謹言慎行,充分展示自信樂觀、寬容博愛、堅強正直這些美好的品質。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同時,父母也能在教育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