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科學:動物氣味語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01 14:54:26

動物氣味語言
一位昆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把一頭新羽化的天蠶雌蛾,裝進一只用紗布縫制的口袋里,然后在桌上放了一夜。翌日清晨,他發現,竟有40多萬頭同種雄蛾闖進了這間房子,將那頭雌蛾團團圍住。天蠶雌蛾既無聲音語言,又無色彩和運動語言,它是靠什么和雄蛾取得聯系的呢?
原來,許多昆蟲都是靠釋放一種有特殊氣味的微量物質(即氣味語言)進行通信聯系的。這種微量物質稱之為傳信素。目前,人們已查明100多種昆蟲傳信素的化學結構,并根據這些氣味語言物質的作用進行了分類:借以吸引同種異性個體的性引誘劑;通知同種個體對勁敵采取防御和進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幫助同類尋找食物或在遷居異地時指引道路的示蹤激素;以及維持群居昆蟲間的正常秩序的行為調節劑等。
這種氣味語言的作用是十分強烈的。舞毒蛾是一種森林害蟲,一頭雌蛾雖僅能分泌0.l微克的性引誘劑,可是這微小的數量已足以誘來100萬頭雄蛾!
現在,人們已從昆蟲的食物源中提取出昆蟲的傳信素。例如,從紅松中提取的苯甲酸能引誘松樹甲蟲;從人的汗液中提取的賴氨酸和乳酸會引來蚊子;從糞便中提取的糞臭素能吸引家蠅。看來,許多昆蟲都是憑借氣味物質尋找食物的。
人們發現,運用氣味語言的絕非昆蟲一家,魚和某些獸類也有這種本領。魚的皮膚一旦受損傷,其中的特殊細胞就會釋放出警戒激素,這些物質進入水中后,同種和他種魚便逃之夭夭了。
有些雄獸(如許多鹿和羚羊)在生殖季節,能用特殊的氣味物質進行“圈地”,借以警告它的同伙:有我在此,你須回避。有時,被人抓住的老鼠會撤出尿來,起初有人以為這是因為老鼠極為恐懼,豈知這本是老鼠天生的一種信息,其中的氣味物質會告誡其他老鼠:此地危險,趕快逃命!
各種傳信素的發現、分離和人工合成,不僅為我們揭示動物行為的秘密,也為進而控制、改造生物開辟了誘人的前景,如今,棉紅鈴蟲、梨小食心蟲、麥蛾、二化螟等20多種農業害蟲的性引誘劑已人工合成,并陸續用于消滅這些有害昆蟲。據報道,最近已研制成功一種香味濃郁的“假激素”,蚊子、蛾子和小甲蟲等害蟲聞到之后,便會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泄,中斷發育周期,并不再繁殖后代了。一旦這些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人們對于使用農藥的后顧之憂,也就可以徹底解除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