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孩子的培養目標是什么(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5 14:31:45
。5)不把壞成績當“小辮子”
父母不能抓住孩子某些不足之處當成“小辮子”來用,更不能把考試成績當作孩子的“小辮子”。
“考得那么差,還想出去玩?!”
“考得那么差,還想要新玩具?!”
“考得那么差,還不趕緊做作業去?!”
父母這么說,是恨鐵不成鋼,目的是讓孩子進步,但因為考試成績不夠好,而限制孩子享受約定好的好吃的、好玩的、自由時間,是極其消極、沒有建設性的方式,只能讓成績不那么好的孩子沮喪、對抗,甚至自暴自棄破罐破摔,讓成績好的孩子覺得父母只在意成績與面子,不考慮他的感受。
。6)縮短討論時間
每個學期結束,考試成績自然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話題,對成績的談論,可能會持續到大人孩子真正從每天上學的節奏中放松下來,甚至到孩子回老家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考試成績是過去時,不是現在進行時。人生漫長,一次考試,尤其是普通的期中、期末考試,并不決定什么。沒完沒了地討論已經過去的考試、已經定格的成績,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沉湎于過去,對于孩子知道下階段要超哪個方向努力,毫無用處。
所以我們的方法是,盡量縮短討論考試成績的時間,和孩子討論清楚哪里需要繼續努力,就停止這個話題,和孩子一起放松,如果是期末考試,更要讓孩子享受一個輕松的假期,不讓孩子在整個假期中都背負考試分數的壓力。
(7)不做比較
“不比較”是我們帶兩個孩子的基本準則,同樣,兩個孩子的成績,也不會拿來比較。“你比哥哥/弟弟考得差”“你某某科就不如哥哥/弟弟”、“你哥哥/弟弟能考得這么好,你怎么就不能呢”,這樣的比較,對被當作榜樣的孩子不是鼓勵,對被比出短處的孩子更是傷害。
我們也不將孩子與他的同學比較,不鼓勵孩子與他的同學比較。父母把孩子和他同學比較,通常是拿成績好的來比,這實際上是對自己孩子的否定。孩子和他同學比較時,則通常找某方面不如自己的,“我比某某還強呢”,這會讓孩子習慣于向后看、習慣于自我安慰。兩種比較,除了顯得爸爸媽媽和孩子多說了幾句話,沒有任何意義。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兩個或更多的孩子的爸爸媽媽尤其需要這個認知。這樣才能看到、欣賞每個孩子的優秀之處,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節奏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