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鬧騰?性格內向?孩子精神健康可能出問題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5 09:37:45
您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孩子:
活潑好動,上躥下跳,一天到晚安靜不下來;
或者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愛說話,不與人交流;
又或者行為暴力、言語粗俗、攻擊性強,盡管家長老師已經費勁“洪荒之力”依然不服管教。
怎么辦?這很有可能是兒童的精神心理出現問題了。一般,人們往往只關注到兒童的軀體疾病,卻常常忽視兒童的精神健康。那么,平日里,我們又該如何保障兒童的精神健康呢?
“視而不見”延誤病情
精神疾病嚴重危害兒童的成長發育和身心健康,然而人們卻常常對兒童的精神心理問題視而不見,以致病情延誤,釀成苦果。
許多孩子,平時很安靜,乍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問題,可是這些孩子從小就喜歡獨自玩耍,不愛說話,不與他人交流。這些其實都是典型的孤獨癥的癥狀,但家長卻沒有意識到,反而覺得孩子很“乖”,并且引以為傲,直到孩子上了學,在學校無法與同學相處,并且有明顯的學習障礙,家長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送孩子就醫。其實孤獨癥學名叫做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組發育障礙性疾病,表現為語言溝通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表情貧乏、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等。近年來,我國孤獨癥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除了遺傳等因素以外,父母與孩子年齡差偏大也是孤獨癥發病的原因。
那么,孩子活潑好動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呢?其實不然,多動癥是與孤獨癥表現相反的一種兒童精神疾病,學名叫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陸林教授表示,多動癥患者在臨床上非常常見,患病率為4.25%-6.3%,也就是說每100個孩子中就有4-6個患有這種疾病。這些孩子會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情緒沖動和學習困難等。多動癥的病因很復雜,包括出生缺陷、遺傳、神經心理發育異常、家庭和環境等影響因素。
品行障礙也是容易被忽視的一類兒童精神疾病,品行障礙的發生可能與從小遭遇家庭暴力、受到虐待等有關,主要表現為持久性的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和對立違抗行為,經常會被家長和老師誤以為是調皮或叛逆,因而對其進行更加嚴厲的管教,使其病情惡化。其實這些異常行為與正常兒童的調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為相比要嚴重地多,違反了相應年齡的社會規范,應及時就醫治療,否則將愈演愈烈,最后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